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
张翔
【摘要】宪法学究其根本是为了适用
宪法而对
宪法文本进行解释的
宪法释义学。但是,由于
宪法文本的不确定性,在
宪法解释中纳入政治的考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同样的
宪法条款,在不同的政治理论引导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结果。考察政治理论对
宪法解释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科学对法学的逻辑自足的祛魅,是有价值的。但是,随意选择作为
宪法解释“背景规范”的政治理论,会导致解释的恣意,损害法的安定性价值。所以,必须根植于本国的制宪历史、规范环境和
宪法文本去容纳政治理论论证这种“外部论证”,消解其对
宪法解释确定性的损害。
【关键词】目的解释;基本权利;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宪法学的中国化
【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对
宪法的研究从来就不止是法学的,甚至不主要是法学的。
然而,当出现了将
宪法当作法律去解释和适用的需要的时候,作为一种法律职业叙事的宪法学就展现出一定的独立性。[1]而当这种法学的逻辑自足发展到刚愎乃至颟顸的时候,社会科学对于法学的“祛魅”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这种“祛魅”毕竟不会消解作为法学的宪法学的意义,因为
宪法解释和适用的任务是现实的。当面对社会科学的耳提面命的时候,宪法学也要用自己的视角去打量这种法学之外的知识和方法。即使我们接受来自社会科学的决断,我们也要用法学方法落实为无可辩驳的法律话语,让人民相信法律,信仰法律,用法治主义去消解思想和理性的狂飙。
在当下中国,从政治学特别是政治哲学出发对
宪法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潮流。这种研究进路的价值是不能否定。但是,如果我们对
宪法的研究永远停留在理念与原理的层面而不能落实到技术与规范的层面,“
宪法之治”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而,以狭义的法学也就是法解释学的视角去观察政治理论对
宪法解释的可能影响就是一个必要的课题。这一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宪法学的中国化”的过程,因为这项研究最终是要落实在中国的
宪法文本、制宪历史和政治思想背景的。
下面,笔者想以基本权利的相关问题为例,去考察政治理论和权利哲学是怎样影响
宪法解释的,以及宪法学如何理解和应对这种影响。这是一种从法学的内部视角出发的观察,其基本进路和方法还是法解释学的。
二、文本分析与理论导向的紧张关系
宪法学究其根本是为了适用
宪法而对
宪法文本进行解释的
宪法释义学,这是宪法学作为法学的基本特征之所在。[2]然而,
宪法文本较之其他成文法更具语言的不精确性和概念的多义性。[3]而基本权利条款在语言上的不确定性显得尤为突出。例如人格尊严、住宅、言论、通信等基本概念都欠缺明确性。由于这些规定的涵义过于宽泛,对这些条款的解释无法只依靠文义,而是要更多地回到文义背后的
宪法理论。
宪法文本是
宪法解释的出发点,但最终决定
宪法解释结果的却可能是
宪法解释者所秉持或者依据的
宪法理论。对同一个
宪法基本权利条款,在不同的基本权利理论引导下可能产生完全对立的解释结果,而同样的解释结果也可能是出于完全不同的法律论证过程。
宪法学存在着“文本分析”与“理论导向”之间的紧张关系。
解释者所秉持的政治理论上的差异必然导致
宪法解释结果的差异与分歧。美国学者米歇尔曼观察到了“
宪法解释的分歧问题”,“在当代宪政民主制度中,分歧出现在
宪法原则和保证的适用(application)上。我指的是对人民从
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中所诠释出来的(或者就是靠诠释而产生的)意义(或含义)的解释性分歧,当这些规范被运用于众多种类的行动或者事件时,就会出现这种分歧。”[4]也就是说,对同一
宪法条文的解释会产生极不相同的解释结果。这样的分歧对于
宪法解释而言是现实存在的,却是不可欲的。这种分歧状态与法的安定性、规范明确性以及规范公开性等法的基本价值相抵触。如果对于同一个
宪法文本的解释有许多的解释结果,法律的一致性和可预见性就不存在了,这会根本性地损害法治的精神。
由文本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宪法解释的分歧问题很难借由传统的文义、历史、体系解释的方法得到解决,甚至这种分歧本身可能就是不同的解释方法运用的结果。此时,为了维护
宪法解释的一致性和法的明确性,只能诉诸目的解释。也就是通过探究制宪者在历史上赋予
宪法的目的或者
宪法在当下背景中被认为应当达成的目的,去明确
宪法条文之含义。从法律论证理论上讲,这是所谓“
宪法理论论证”,也就是以超出
宪法条文一般意义的价值、目的或者政治理论去解释
宪法文本,使得作为一个整体的
宪法或者其个别条文的意义更为明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