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死刑的走向——从刑法文化展开

  3、应然死刑观的重构
  第一、传统文化的德治、慎刑。文化具有承继性,中国的传统刑法文化中有很多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德政与刑罚的融合是一个核心的演变逻辑。虽然有法家的“以刑去刑”的思想,但是秦朝的迅速灭亡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随后的历代统治者,几乎都把“慎刑”作为一个施政方案,并被个朝代所发扬。【21】因此,限制死刑是刑法文化的应然体现,是继承传统的必要性,也是反映现实的可行性。
  第二、人文关怀的和谐追求。死刑是一种古老而又严厉的刑罚手段,自古以来,“治乱世用重典”,“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就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在人类走向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死刑却以其残酷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质疑,死刑正因缺乏人类应有的人文关怀而受到评判。当今世界,已经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废除或者实际上不再执行死刑。
  人权保障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死刑的残酷性事实上把死刑犯看成是惩罚和防止犯罪的工具。死刑是一种原始的报应,是等量惩罚的价值体现,是朴素甚至在今天看来是不理性的简单正义。和谐社会的中国,死刑应该别有一番情景,但笔者不是主张极端的对立,而是合适的修正——限制死刑。
  第三、死刑文化与死刑文明的衔接
  在文化学者的眼里,文化和文明还是有区别的,文明史文化的一种更高的升华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在人类不断的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力去征服外界的时候,我们去在死刑的走向上迟疑,这确实让人费解。笔者认为,在全世界限制和废除死刑的大浪潮下,中国也要做出回应,与世界文明的衔接,限制死刑是国情的使然,是与世界同进步的要求,是刑法文化进步的保障。
  三、“限制死刑”——死刑观的走向
  中国的死刑问题,历来就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死刑的多寡与存废、野蛮与文明、残酷与人道,所涉及的远不只是个法律问题,更不单纯是个刑法问题。死刑政策、死刑制度、死刑观念、死刑的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一个国家深刻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态度。
  死刑问题,是当代刑法难以回避的难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一个已经争论了几百年的话题,对于其各自的理论都是充分合理的,但是时代的步伐和历史的回答告诉我们,限制或废除死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笔者认为,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在分析和解剖我国的刑法文化中的死刑文化。可以看出,死刑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符合民意,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感;是传统文化的再现,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中国,死刑的存在是必然的,执意的否定或立即的废除是脱离社会背景,不可能正真表达社会的需求。因此,笔者不主张死刑的废止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不能迷信死刑,大众的死刑心理是可以在塑造的。通过政府的引导,立法者的宣传,死刑的心理文化会潜移默化的变革,成为我们国情所呼吁的心理文化。文明的进程中,步伐曲折和探索,但是死刑的走向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是有依可循的。笔者认为,死刑的限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中国死刑文化的表征。在摆脱极端的非理性下,中庸的文化情结论证了有步骤的限制死刑是科学、合理,有生命力的。
  
【注释】笔者系三年级本科生,此文是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前提下,试图通过死刑问题的一个界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死刑限制论。笔者在与学友的交流中逐步受到启发并撰写此文,以请教与大家。 
  ①在参考文献【10】中,笔者基本采取了作者的数据,并以此为下文的行文起点和立足点,在此予以说明。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