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煮酒论“厦师”——一厦大法学研究生的“酒后真言”

煮酒论“厦师”——一厦大法学研究生的“酒后真言”


姚选民


【全文】
  厦门大学法学院之所以可爱,是因为厦大法学院的老师可爱;厦大法学院的老师之所以可爱,是因为厦大法学院的学生“童心”未泯;厦大法学院的学生之所以“童心”未泯,是因为厦门大学是“自然的”;厦门大学之所以是“自然的”,是因为厦门大学法学院的缘故••••••
  ——本文作者
  READ了几小时的学术类书籍,是人都会觉得有些疲惫,呵呵,我也不例外。上午做完前述功课,回到寝室,总要找个人聊上几句——缓和、放松一下神经。在我们法学人“司考”的“农忙”季节里,要找到一个能闲下来跟你瞎侃几句的同仁,还真难啊!幸好,有些同学就在寝室里自习,这为我“强制”他们(诗林同学就是其中之一)瞎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与诗林瞎聊的过程中,他突然“抱怨”道:“李琦老师、徐国栋老师的课,我听不懂••••••”。对于这位同学的“发难”,我是真不解其意——不知他是真听不懂,还是在“反讽”老师,我倒宁肯相信他是在反讽厦大法学院的老师。顿时,我便起了为厦大法学院老师,特别是前述两位老师正名的意,顺口便说:“上李琦老师的课如饮醇酒••••••”
  “那徐国栋老师呢?”诗林见我如此兴起,便紧追不懈地跟问,
  “如饮米酒。”
  “那邱兴隆老师呢?”
  “如饮啤酒。”
  “那你们专业的宋老师呢?”
  “如饮烧酒。”
  “那朱老师呢?”
  “如饮白酒。”
  “那刘连泰老师呢?”
  “倒是有些象葡萄酒。”
  当然,我这样说,也是有REASONS的:
  到厦门大学法学院读研,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我旁听了李琦老师主讲的《法理学》并聆听了他的一些讲座。李琦老师上课(或讲演)声音醇厚,吐字平缓——后劲十足,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切题收话波澜不惊,论证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虎凿”的痕迹——道理说得是,平滑如油,还有更令人眩目的是他所讲的基本上是他多年学术积累之体悟——在胸中孕育多年。我虽然没有喝过醇酒,也确实不知道醇酒确指什么,但凭“汉语是我的母语”,我觉得喝醇酒不外乎是听李琦老师的课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对上徐师的课的感觉作上述评断,我仍觉得有些武断,原因是到厦大这么久,我只听到了他的一次讲座,但这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师上课不耍什么花招,上课很平实以致有些“呆板”(加上形容词修饰还是觉得语气有些重)——常给你如此错觉:JUST SO SO !但当你听到他讲座的收尾处时,你会觉得他讲座的“不怎么样”处是如此无懈可击——让你完全折服。既如此,听徐师的课不正象喝乡里米酒的感觉吗?开始喝时觉得平淡无奇,一旦到了某个“关口”,你便“三碗不过岗”——醉得不省人事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