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洋资涌入确实使我国的金融业人气大增,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自问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洋人资本的介入,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这种单向式交易的幕幕闹剧中,我们的付出与收获并非成比率的,我付出的是对中国民族金融业可能的控制权及对国家安全的主导权,与外资及其政府的收益相比我们得到的只是数量可怜的回报,或者可以这样说,这种大规模甩卖民族金融业的行为,无论其经济上的回报是多或是少,从对金融主权及国家安全的支配权来评估,这本身从一开始注定就是一个兼吆喝还亏本钱的买卖。作者的这种定论并非无中生有,对此分析如下:
其一股权压价出售导致金融资源外流。对此,笔者以国有商业银行私募资金所产生的中外资持股比例为证,在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用15%左右的股权换来了约40亿美元的资金,中国银行则用10%的股权换来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工行用10%左右的股权换来约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事实是,洋人用近100亿美元换来国内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15%的股权,这表明我们正在贱卖整个银行业。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而这种毫无顾忌的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姿态砍压价格。交通银行于香港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汇丰入股以及2005年6月在港上市不到半年,交通银行便从原来亏损19亿元之多“丑小鸭”一跃而成盈利46亿元的“金凤凰”。难道外来资本真的具有点石成金的特异功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汇丰入股交行之前,交行已将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与重组,以求上市有好的财务表现;二是没有将无形资产考虑到股份定价之中。众所周知,银行股份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其有形资产上,其价值还重点表现于网络、品牌和信用度、客户源等无形资产。且在中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入市进行严格的管制,这种银行特许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然而,在中国商业银行业股份定价时,其巨大的网络、品牌和信用度的价值、特许经营权以及十几亿人的客户资源,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交通银行在2005年6月底在港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两个月内已上涨了近30%, 这说明发行当初定价过低。另外,在这场置换交易中,引资方与投资方的最终效益亦并非对称的。如交通银行2005年上半年报显示,该行在上半年净利润46.0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9.05亿元人民币。[2]税前利润68.8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73.5%。按此估计,汇丰银行2005年就可从交通银行创造的利润中分得20亿元人民币左右,5年左右就可收回在交行的投资,并获得了对中国第五大银行的永久控制权。从这一系列的数据我们就可以一眼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洋资才是最大的收益者,中国金融企业的眼前利益是以牺牲长远利益、自贬身价为代价的。单从效益对比来看,这也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买卖。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