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学者的去与留——关于贺卫方与鲁迅的一个比较

学者的去与留——关于贺卫方与鲁迅的一个比较


修文辉


【全文】
  你有多大的选择空间,就有多大的自由!
  ——阿修题记
  日前参观广州鲁迅纪念馆,看到八十余年前《中山大学校报》刊载的一则标题为《挽留周树人教授》的消息,不由想起以前在法律思想网看到的《北大学子挽留贺卫方先生函》,抚今追昔,不胜唏嘘。试就学者之去留问题将贺卫方先生与鲁迅先生做一个比较,以便对自己所处之学术制度环境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思考。
  一、两位先生之去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鲁迅先生因为受到北京政府的迫害,不得已于1926年8月南下,先是任教于厦大,继而于1927年1月受聘于中大,任中大中文系主任并中大教务长。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排斥并杀害共产党人。鲁迅先生以教务长身份发起对中大被捕学生的营救,并不仅仅因为同情共产党人,而是因为先生是反感同胞之间的自相残杀。可惜的是,先生的倡议无人响应。后先生愤而向中大辞职,并与许寿裳一起搬出中大。然而鲁迅先生之离开中大,并非主要因为不满于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而是另有原因,至少先生自己在日记里是这么写的,对外也是这么说的。现在某些官方史学家硬要将鲁迅辞职与“四一二”事变挂钩,乃是别有用心的篡改历史,值得警惕。事实上,鲁迅先生之离开中大,主要原因乃是在于中大不顾他的反对,聘请他的学术对头顾劼刚担任中大教授。鲁迅曾公开声明:他与顾是势不两立的,顾来他就走。虽经与中大多次交涉,中大仍决定聘请顾,这未免让鲁迅很没面子,以致萌生去意以兑现之前的逝言。鲁迅获知顾将来中大的消息后立即递交辞呈,此时刚好碰上“四一二”事变。但是鲁迅很明显的并非因为不满蒋而辞职,而且他还很担心别人误以为他同情赤色分子,特地将离开中大的时间延后,并写信给国民党的广州市警察局局长,表示自己将在寓所静候抓捕(反语),而警察局长则宽慰之,称相信他与赤色分子没有关系。
  可见,鲁迅先生离开中大,并非因为政治原因,而是因为学术原因和个人情感因素。
  贺卫方先生在当今中国法学界可谓一个异类。他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后留校任教,直到1995年。在越来越看重文凭而不是实力的中国学术界,贺卫方先生的资历自然没有优势,既没有出国留过学,又没有给中共领导人讲课的政治背景,简直是一只纯正的土鳖,(没有贬义,贺先生以及河粉们勿怪:)想要在法大获得升迁何其难哉!好在贺卫方先生因为《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的发表而名声大噪,社会环境较诸制度环境更大的自由度成就了贺卫方,他终于凭着自己的才气和名声得以进入北大这个中国最高学府,(尽管新近的各种所谓的排行榜经常将清华、南大等排在中国第一位,但就学术及影响而言,北大仍是中国高校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当然对北大而言,这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并在这个博士如林的大学站稳了脚跟。
  然而贺很快就遭遇了之前在法大同样的问题:本校教师相较于引进教师,待遇和升迁都更加困难。如今中国的行政管理者都迷信一个愚蠢的观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即使你其实是一个本地和尚,只要出去兜一圈,也就成了外来的和尚,立马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海龟”或“引进人才”。至于本地土鳖,对不起,就算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是你的本份。如此,稍微有些头脑和门路的人,谁不明白“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去“生活在别处”呢?贺是个聪明人,他既洞悉制度之荒谬,当然要另谋高就,决不会在北大这棵树上吊死。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