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对话剧《〈人民公敌〉事件》的几点观感

  起初大家热情都很高,虽然动机不一,但多少分享着一些共同的理想主义。但是随着剧中剧外情节的推进,他们的理想——特别是理想的理想却遭遇了沉痛的打击。首先是在电视台实习的刘小乐本来想把他们的剧在电视台公演,但在电视台领导的“关心”下出卖了他们。接着王笑的父亲被造纸厂开除,原因当然是其子王笑参与演出《人民公敌》。武志远及其女友本来意志就不坚定,再加上其要考公务员,其女友只是一心想上电视做明星,所以他们最后退出了。最支持李想的陈歌最后也泄气了,她深爱着李想,但是也终于在大众与社会的共同压力下认同了“人民的选择”——尽管其中还必然包含着她因为爱而爱惜李想。可是谁能够理解和支持李想?没有!所以这样的人不疯癫,谁来疯癫!(此刻忽然的想到了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尽管对此处具体的联系我还不甚明了。)
  最讽刺的莫过于一直支持李想读书的竟就是白云造纸厂的厂长——陈歌的父亲。陈歌说他父亲支持李想是因为李想和他年轻时一样——理想、单纯、倔强。但是陈歌的父亲终于沦落为经常不回家的富人,成了对淮河污染和危害最大的人。此时李想显得撕心裂肺,他感到一种深切的被命运羞辱的感觉,他感到了社会人生巨大的荒谬。(剧情完)
  这个话剧反复的在《人民公敌》的戏里戏外切换,一个世纪前的小城和现在的淮河根本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这反映出人类在解决自身精神疑难领域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甚至越陷越深。在名利场里,人们早已远离了健康、理想、良知和意义,并且他们还将以“人民”的名义扼杀仍然坚持追索健康、理想、良知和意义的人,如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斯多克芒和今天的李想。由此我不禁对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放声大笑!易卜生就是伟大,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深刻的洞见了人的精神陷阱和人的异化趋势,而以伟大的戏剧《人民公敌.》来表现。我常常纳闷:为何我们的文化里鲜有这样伟大的戏剧家兼思想家?难道是我们文化基因的问题?我们民族的反思理性是在何处,以什么样一种方式丢失的?
  剧末的一句话特别的经典——“我悲切的凝视着这个世界,它的前途不是黑暗就是空虚,而在认识和怀疑的重压下,人们越来越衰老。”而最后演员们扑在关上的旧仓库大门上的呼告,一声声都强烈而残酷的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最深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做自我?是什么,以怎么样一种正当性说服人们相信自我是可以放弃的?如果说这个话剧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那么就是“残酷”——这是一部多么残酷的话剧呀,我必须承认它对我灵魂所造成的冲击是我到现在为止最深的——我原来只是有所意识,但还一种不知道一个人,仅仅是为了说真话,仅仅是为了做自我,却成了一个多么艰难和奢侈的事情,而人类个体正随着人类整体精神命运的堕落而堕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呀?
  该剧所提出的真理与多数、社会与自我的命题范畴,其意义和寓意都非常的深刻!该剧引起了我更加深广的思考,只是一时还难以合理的展开,并且也由于了学力的不足!并且也许我可以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只是:也许这本就是一个需要用一生来参悟的道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