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在环境、职业卫生等领域的政策形成过程中,已对规制的成本和收益有所关照。但总体来说,我国风险规制中对经济利益与公共福祉等的度量和衡量,堪称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些规制成本无人核算或无从核算,一年到底要立多少个项目?这些风险规制项目的需求从何而来,由谁判定?判定的客观标准是什么?项目执行后如何监控?完成后由谁,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这一切都不得而知。而且在对风险规制的估量过程中,我们会更倾向于高估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去高估这些事件对“公共健康”或者“公共利益”的影响,但会低估乃至漠视其对经济利益的影响。
在环境、安全和健康等风险规制领域,必须去追问这么几个问题:第一,风险规制会带来哪些直接或间接的成本;第二,是否会因遵守了风险规制而影响到我们其他方面的利益;第三,风险规制项目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第四,风险规制实施过程中会有什么新的困难,会遭遇什么实际的问题。需要指出,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并非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而只是为规制机构在裁量权运作的范围之内,提供了更为广袤的政策选择空间。
【注释】 王泽鉴.危险社会、保护国家与损害赔偿法.月旦法学,2005(2):73。
Vern R.Walker, Risk Regulation and the “Faces” of Uncertainty, 9 Risk 29-34 (1998).
Stephen Breyer,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Toward Effective Risk Regul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7-48 (1993).
Elizabeth Fisher, Precaution, Uncertainty, and Principles of Good Administration, Water Sci Technol. 2005; 52(6): 19-24.
黄锫坚、李翔.脆弱的食品安全网.经济观察报,2004年5月24日.
钱昊平.林草之争促变防沙思路,新京报,2006年4月28日.
Anthony Ogus, Regulation: Legal Form and Economic Theory, Clarendon Press, 152 (1994).
Elizabeth Fisher, Drowning by Numbers: Standard Setting in Risk Regul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Accountabl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 OJLS 109-130(2000).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