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88-98页。
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载《经济法研究》第1卷(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55-86页。
刘文华:《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纲要》,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2001年第2期,第55-57页。
程宝山:《经济法理论的新思考》,载《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第53-57页。
孙同鹏:《渐进改革与经济立法——关于经济法理论的一点思考》,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郑州)2000年第4期,第36-41页。
杨紫煊、吴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法》,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2002年第1期,第52-55页。
杨紫烜:《国家协调论——关于经济法基本理论的若干问题》,载《经济法研究》第1卷(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54页。
张守文:《论经济法理论的“有效发展”》,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10-14页。
赵万一:《对经济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思考》,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4期,第23-31页。
漆多俊:《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周林彬、李胜兰:《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法的创新》,载《学术研究》(广州)2001年第2期,第75-80页。
陈乃新:《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配法——对经济法本质的另一种理解》,载《法商研究》(武汉)法学版2000年第2期,第8-16页。
贺代贵、周卫军:《突破与创新:对经济法本质的解读——“增量利益说”评介》,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第48-52页。
王佩佩:《论经济法的本质——从“法律部门划分”谈起》,载《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杭州)2001年第2期,第20-23页。
张士元:《论经济法的主体》,载《经济法研究》第1卷(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13-138页。
单飞跃:《经济法的法主体范畴研究》,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长沙)2001年第5期,第46-50页。
朱晓喆:《社会法中的人——兼谈现代社会与法律人格的变迁》,载《法学》2002年第8期,第62-66、71页。
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载《当代法学》(长春)2004年第1期,第68-75页。
顾功耘、刘哲昕:《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载《法学》2001年第2期,第56-64页。
李昌麒:《经济法调整对象新探》,载《现代法学》1988年第2期。
钟瑞庆、万玲:《交易行为二重性与复合调整模式——也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载《法学》2001年第8期,第65-69页。
周林彬:《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1期,第61-67页。
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第74-82页。
郑少华:《动态社会契约论:一种经济法的社会理论之假说》,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上海),2004年第1期,第51-60页。
黄海:《从广义市场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载《当代法学》(长春)2001年第6期,第1-4页。
应飞虎:《市场失灵与经济法》,载《法学》2001年第6期,第67-71页。
孙晋:《论经济法基本性格的二重性》,载《法商研究》(武汉)法学版2001年第1期,第121-124页。
李昌麒、黄茂钦:《论经济法的时空性》,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李昌麒、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李昌麒、薛克鹏:《论经济法的精神》,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刊。
李昌麒、应飞虎:《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基于公平最佳保障的考虑》,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第3-12页。
李昌麒:《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经济法”的几个问题》,载《当代法学》1991年第2期。
李昌麒:《论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方法和途径》,载《经济法理论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编),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李昌麒:《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制观念的更新》,载《现代法学》1994年第1期。
李昌麒:《试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载《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高绍先主编),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