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劳动合同法:别忽视“福音”中的一丝杂音

  我们在讨论劳动合同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劳动法还在那里,还是有效的。
  杨波:那么您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主要应该针对哪些问题?
  董保华:主要是第三、第四两个层次,尤其是最后一个层次,问题最多。
  我从新法起草之初就主张,中国要走“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的道路,新法的制订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这两句话,说来简单做来难。
  一般认为,劳动法属于社会法范畴,也有认为是民法概念的。我主张劳动法是社会法。对于劳动关系领域四个层次的不同问题,劳动法通常是综合运用两种手段予以解决的:一为私法手段,也即合同契约;二为公法手段,也即国家干预。
  对于第二个层次的劳动领域内出现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应该交给“私法”手段处理,也即强调合同的作用。这里所讲的合同,实际上就是“用脚投票”。对于“用脚投票”能力很强的这一层次的劳动者,合同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第三、第四这两个层次,“强资本弱劳工”体现比较明显,所以应该更多地使用“公法”手段。尤其对于处于最弱势地位的第四层次的劳动者群体,还应该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立法的关键是要能够解决问题。一部法律很少有普适性条款,就看你想解决的重点是哪一个。尤其当现阶段资源有限、很多问题都需要关注的时候,是上下左右全部兼顾到,还是在问题突出的领域加大行政干预力度,这是新法在实施过程中最考验智慧的事。
  杨波:新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曾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询意见,此举一度被认为是立法公开、透明的象征,最后通过的修改草案也被认为代表了大多数民意。但是也有评论认为新法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某种意义上,它“无助于消除违反法律的现象”。
  董保华: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尽管从总体上看,劳动合同法修改草案一稿比一稿成熟,重心在慢慢下移,我把它叫做“从天上到地上的回归”,但综观全法,不乏分歧较大的条款,即便是一些被普遍看好、具有普适意义的条款,真正得到执行,却未必是好事。因为很可能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比如无固定期限合同、经济补偿金等条款,乍一看,很有普适性,但实际操作下去却只是对头两个层次的劳动者有好处。尤其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因为签到这样的合同意味着企业不能解雇员工,同等条件下须优先录用等,所以变成员工非常想要的东西。这就有点类似于户口。户口的本义,是与特殊年代的国家供应有关,主要针对的是非农业人口,但后来被慢慢添加了很多东西上去,结果实施过程中越来越走样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