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揭开美国制宪会议的面纱——“辩论”成功的法则

  接着老先生语重心长地提议说:“从今天起开始祷告,祈求上苍协助,保佑我们的讨论,每天上午开始议事之前,先举行祈祷,聘请本城的一两位牧师,来主持祈祷。”【46】老先生的演讲不仅得到了代表们经久的掌声,而且也似乎上达苍天,上帝听到了老先生的呼求,恩光照耀在那间略显阴暗的会议室里。尽管限于会议经费,仍未能请到牧师,但代表们的心意和他们对耶和华的敬畏,已经够了。接下来,发生几件很巧合的事情,影响了重大的结局,从而达成了“伟大的妥协”。【47】
  这是没有信仰的人们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真要用理性来思维的话,一件确定无疑的事就是,人的理性十分有限。”【48】我们也很难理解,西方的宪政文化中,在上帝之下、在律法之下、在宪法之下的递进逻辑演绎里,透射出政治生活领域是服从神命的存在。【49】其实,直到今天,美国人民对上帝的敬畏和推崇,仍历历在目。如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位上方的石头上,就镌刻着《圣经》中的十诫;林肯在被刺之前签发的最后一个法案,是在硬币的一面刻上“我们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大约一百年后,这句话成为全国性的座右铭,被镌刻在所有钱币和政府办公大楼上。以此表明这个民族对上帝的信仰,这个国度是属于上帝的国度。上帝保佑着这个民族的事业,何况制定一个宪法呢?所以,这部来自神明的宪法具有无可匹敌的生命力也便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结 语
  1787年9月17日是制宪会议的最后一天,代表们在通过的宪法上签字时,最年长的富兰克林先生望着主席椅子后面的油画日出图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进行途中,我反复注视主席身后的这副油画,我对这个问题的希望和担心,反复折腾,无法断定,画中的太阳,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下;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这个太阳是在升起,而不是落下。”【50】如今二百多年过去了,美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西洋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的13州,扩张到横跨北美大陆的世界大国;从相对单一的白人加上数量不多的黑人和没有统计在内的印第安人到今天几乎包含世界所有种族和族裔的近三亿人口;从一个农耕社会发展为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从一个不起眼的新生共和国成长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51】期间经历了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遭遇了总统被弹劾,东西对垒,还有总统难产……,这些难以抵挡的国家危机,但美利坚还是走过来了,且在政府架构和政治制度上愈加显得成熟和老练。建构和规制政府的宪法不仅没有被淘汰,反倒愈发显出其生命力,应对着这个民族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这种神奇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也不是我这种粗浅的勾勒所能表明,也许,面对如此神奇的事情,我们真得感畏是“神佑美利坚”。
         2006年建军节之夜完稿于京城
         时窗外暴风骤雨、雷鸣电闪
         窗内荧屏上歌舞升平、欢度盛世
  
【注释】  本文为《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的读后感,写作时参考了以下著作中对美国制宪会议过程的描述,易中天:《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林达:《如彗星划过夜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以及新近翻译出版的马克斯·法仑德:《设计宪法》,董成美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