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美国制宪会议的面纱——“辩论”成功的法则
李松锋
【关键词】制宪会议
【全文】
宪法不是像传说所说的智慧女神的单个头脑中的产物,而应 视作许许多多头脑和许许多多双手的产物。
——麦迪逊【1】
在当今世界,美国可能是唯一一个不可被小看和忽视的国家。这不仅仅是因着它无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和巨高不下的国民生产总值,更因着它富有魅力的美利坚文化和神秘莫测的法治积淀。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国家既非‘百年老店’,有什么‘祖传秘方’可以‘见血封喉’;更非‘千年大国’,有什么‘悠久传统’可以‘厚积薄发’”【2】相反,在当今世界的大国中,它的历史最短,基础最差,起步最晚,底蕴最薄。那怎么能在区区二百多年间(应该是区区一百多年间),一跃成为首屈一指乃至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了呢?不管你列举多少条理由,我想有一点是不应忽视的,那就是自建国之始制定,至今一字未改,用来构建美国政治制度的
宪法。【3】在这二百多年的腥风血雨中,美国宪法只是与时俱进地增加了27条修正案,便足以在这个“多事之秋”维护了美利坚的稳定和长盛不衰,这的确是个奇迹。而二百多年前的那个制宪会议也随着时间的流失愈加显得神秘莫测,当初那群参与制定
宪法者真成了“半神半人的汇集”(杰弗逊语)。
想当年,二百多年前的美洲大陆,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那里的人们还未来得及享受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喜悦,州与州之间的矛盾却开始浮现,而此前制定的邦联条款已根本无法解决这类矛盾。不得已,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于1785年3月各派代表在华盛顿将军隐居的芒特弗农开会商讨两州间有关商务和航运纠纷问题。但这种双边性单打独斗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应对日益扩大的州际贸易和随之而来的州际纠纷。于是,华盛顿、麦迪逊和伦道夫等先知先觉者积极向大陆会议倡议各州派代表以商讨修订邦联条例。因此就有了1787年那个夏天的故事, 五十五名“半神半人”憋在费城闹市的一间陋室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造出了一部享誉世界的美国宪法。
那个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五十五名制宪者又是如何制定出了这部传世杰作?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学术研究者以及充满好奇者的心思。好在当时制宪会议上有一位出身富家的少爷公子,在那长达三个多月的酷暑里,不仅每会必到,认真聆听,积极发言,且每晚还撰写笔记,对每一次讨论的情况做了尽量详细的记录,【4】为后人了解那次会议的真相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经尹宣先生传译为中文,为汉语读者了解这一真相提供了方便。作为好奇者,我也随着美国“
宪法之父”麦迪逊先生的记录,穿越时空的隧道,游走在二百多年前那个夏天的费城,与那五十五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一道走过一个燥热但并不沉闷的夏天,感受那充满希冀与困惑的时代。现根据我的感受,试着用笨拙的文字来揭开二百多年前美国制宪会议的神秘面纱,以发掘其成功之道。
理性与务实的心态
如果我们设计的政府,有足够的生机,能积极展开活动,足以使我们免于屈辱,维护我们国内的幸福和安全,这就是我们对这个政府的全部期望。
——查尔斯•平克尼【5】
美国制宪会议的成功当然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在这些因素当中,首当其冲的应是代表们时刻保持着理性和务实的心态。他们既没有被独立战争的胜利冲昏头脑,更没有在家国之秋迷失方向,而是极其认真地反思并极力探讨“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6】当然,这也是摆在制宪会议代表们面前的最大考验。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把握会议能够成功,甚至不知道这次会议能走多远,更何况面对如此“根深蒂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