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贺卫方答《南都周刊》问

中国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贺卫方答《南都周刊》问


贺卫方


【全文】
  编者按:随着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公共领域内多元博弈的出现、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民意表达热情的高涨,公众参与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从沪杭磁悬浮事件到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从厦门化工事件到山西黑窑事件,公民表达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力被证明不容小窥。如何扩大公众参与,已经是政府公共决策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说到“民主”时,其实它不应该仅仅指向宏观叙事的大型选举,更需要落实为琐碎而实在的公众参与。然而,与巨大的公民利益表达需求相比,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渠道目前还供应不足,这种供需不对称甚至导致了某些公共危机的发生。我们的访谈对象贺卫方先生观察到,公众参与渠道的不足,也使得中国的互联网承载了太大显示民意的功能。我们将之称为“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针对这一征候,我们相信最有效的药方就是,让公众参与得到更宽的渠道、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多元博弈需要公众参与
  南都周刊:近年来,政府在制定公共事务的重大决策方面,慢慢遭遇到了来自民意的种种抗衡和舆论的多方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公共决策体制必须随着这种民意博弈的发展,应当发生一些变化了?
  贺卫方:从理论上来讲,民主体制要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目标:民意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因为涉及到公共事务,就应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决策,否则的话,这样的决策就缺乏正当程序。有时候带来很大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人们就会把这个决策视为外部强加给自己的,一个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项却无法参与决策,人们当然会不满意。
  今天的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利益参差,观念歧异,视角不同,所以,某种全体共识的达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决策的时候,由于涉及到利益的分配,那些认为自己利益受损的人们少不了要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政府要建设一家工厂,好像有很多的好处,外来投资的增加,就业机会的扩大, GDP增长……但是,如果这样的工厂可能带来污染,直接危及所在地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居民提出质疑甚至出来抗议是完全正常的。
  南都周刊:面对抗议,或者说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如何进行应对和决策,就决定了事态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机制的成熟度。
  贺卫方:是的,这种局面之下,政府应该敢于让百姓共同参与、见证决策,当然,风险也由决策者共同承担。我们需要为这种民主决策提供适当的程序,让不同的利益集团能够参与其中,各展其志,经过充分的审议,最终作出决议。不少国家的情况表明,议会正是这类决策的最好平台。为了使得各种意见都能得到表达,游说者们使出浑身解数,合纵连横,极尽摇唇鼓舌之能事;代议士们唇枪舌剑地展开辩论,把不同的利益诉求清晰地展现出来,也把相关决策的利弊得失加以细致地论证。与此同时,通过多种媒体让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完整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决策的执行。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