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国内准备工作

  Samsung 1090 42×30
  Haier 29 28×30
  TCL 29 35×20
  Huawei 37 7×80
  图(九)中外著名企业的商标部署差距
  中国著名企业在国外的专利申请量也不多。例如,表(五)、图(十)显示,中国著名企业在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和国外企业相比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靠这点专利申请量,我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缺乏后劲。
  表(五)中外著名企业的专利部署差距(中美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
  公司 美国授权专利 美国专利申请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外观专利
  Sony 24299 5078 9690 11 1831
  Hitachi 36012 7723 8212 173 530
  Matsushita or Panasonic 27161 7110 16482 469 2670
  Philips 22512 4840 13118 62 983
  Microsoft 6395 9202 1820 1 63
  Siemens 22782 3869 6665 40 337
  Samsung 20705 17120 19514 406 1040
  Haier 30 2 516 1582 2342
  TCL 13 1 158 322 791
  Huawei 36 110 9971 559 602
  图(十)中外著名企业的专利部署差距
  基于以上统计,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部署数量很少。在国内,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尤其发明专利数量也远远少于国外企业。在商标部署方面,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申请量也很少。虽然我国企业在国内的商标申请量较大,但是这种国内商标部署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方面尚未产生较大用处。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等地区的经济起飞阶段,一些私营大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本国知识产权部署,尤其专利部署活动起飞的主要力量。中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没有产生这种私营大企业。因此,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面临着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在海外缺乏有效的大量知识产权,缺乏积极进攻的权利基础,也缺乏被动抵御的知识产权筹码。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在被动防御中逐步开展起来了,但是其发展、前进的道路仍将相当漫长。
  (二)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状况
  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状况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案件类型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大量增加,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案件也大量增加。但是,绝大部分案件涉及到专利纠纷,涉及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纠纷的案件极为罕见,涉及商标纠纷的案件主要为抢注、权属纠纷,一般不涉及侵权诉讼。
  第二,地区分布
  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诉讼案件绝大部分发生在美国,而且绝大部分是专利侵权诉讼。发生在日本、欧洲、韩国的诉讼案件很少。发生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少。
  第三,发起情况分类
  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诉讼案件中,约90%以上是我国企业首先作为被告进入诉讼,而且往往是作为制造商、OEM商与国外经销商、超市、进口商等作为共同被告进入诉讼。通过抗辩不侵权、专利无效、使用公知技术、使用自主设计、使用在先独立设计、原告不正当竞争、被告不适格、诉讼文书送达非法等,我国企业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四,起因分类
  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行动主要限于对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的侵权产品经销商,或者本地的制造商、组装企业等发送律师函,我国企业提起的侵权诉讼很少。
  在发达国家,往往是国外企业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提起侵权诉讼后,我国企业通过抗辩来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五,案件结果
  大部分案件没有进入实质审理程序,绝大部分案件没有走完全部诉讼程序就已终结。由于中国企业不出庭或者不积极配合取证提前终结的案件约占一半。其余案件也大部分以和解结案。
  第六,案件影响
  大部分案件中,中国企业的产品被禁止继续进口、销售。少部分案件中,中国企业支付了和解费用,得以继续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打赢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案例极为罕见。
  (三)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紧跟时代潮流,通过积极的标准和知识产权部署、经营迈入一些知识产权俱乐部,这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发展产生了战略性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
  第一,专利部署进入“丛林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共享、增长都急剧加速。其中,企业创造的知识,尤其企业创新成果更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新态势。在美国的带领、推动下,全球主要国家的专利制度都积极响应这种新态势,使几乎任何技术领域的细微改进都可以被申请专利。
  另一方面,凭借精湛的专利撰写技艺,人们已经能够把大量重复研究、互补研究、接力研究所围绕的一点核心技术成果写成字面上千差万别的专利文件。从这些文件扩展开去,一些逻辑上的推延式构想几乎可以帮人们未经科学试验就撰写出更多的下游专利申请。现在,就像商标一样,绝大部分专利也不会被产业化实施,而仅仅用来“阻塞交通”,防范对手。大部分专利也是逻辑上编造出来的,经过科学试验做出来的东西很少。专利撰写已经成为一个密集编造、编纂文献的产业。先搞科技创新,或者先设计产品,然后再搞专利的情况较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