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在区域贸易协定中建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安排的实践尚属空白。目前,除了欧盟建立金融服务市场的安排外,已经向服务贸易理事会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均未涉及金融服务的相互承认。 [30] 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关于金融服务承认的规定与WTO金融服务法基本相同,但该协定生效以来,有关缔约方之间尚未建立任何关于金融服务的相互承认安排。 [31]另外,正在谈判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协定(草案)》也有允许缔约方建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的类似规定。 [32] 在“跨大西洋经济伙伴安排”(Transatlantic Economic Partnership)项下,欧盟和美国曾计划签署一项关于服务业相互承认的框架性协议,并以此来推动具体服务部门的相互承认安排。该计划搁浅后,双方又准备在保险服务方面签署一项独立的相互承认协议。但是,上述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33]
从以上情况来看,WTO成员方建立金融服务承认安排的实践还颇为有限。首先,上述承认安排都是双边的,数量有限,开放性亦严重不足。其次,在建立承认安排的条件方面,上述相互承认协议的做法不统一。德国与美国、德国与日本之间的相互承认协议并没有对双方的金融监管标准进行协调,瑞士与欧共体、瑞士与列支敦士登之间的相互承认协议以金融监管标准的协调为条件,但均未采用最低限度协调的方法。再次,现有相互承认安排的适用范围不尽相同。瑞士与欧共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协议只允许部分经协调的审慎措施适用相互承认,相互承认的适用范围小于协调的范围;瑞士与列支敦士登之间的相互承认协议则要求所有经协调的审慎措施都适用相互承认,相互承认的适用范围与协调的范围是一致的。最后,在上述四项相互承认协议中,只有一项是在WTO成立后签署的。可见,承认制度在消除非歧视性贸易壁垒、提升金融服务自由化水平方面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该制度是“一片尚未完全开垦的沃土” 。[34]
三、相互承认原则在WTO金融服务法中的推广
(一)承认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与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相互承认原则相比,WTO金融服务法中的承认制度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完善:一方面,承认制度的实体规定过于宽泛,没有为鼓励监管竞争、促进金融监管规则的自发协调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就承认的方式而言,承认的待遇可以单边地给予,也可以通过相互承认安排在双边或者复边的基础上给予,WTO金融服务法没有作出统一的要求。就承认的条件而言,WTO金融服务法并未规定承认必须以金融监管规则的协调为条件。在以协调为基础实施承认的情况下,对协调的具体方法也没有规定。在欧盟金融服务法中,承认是相互的,在多边的基础上以各成员国金融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为条件实施的,未经协调的领域不适用相互承认原则。这样,相互承认原则就能够在抑制恶性的监管竞争、促进良性的监管竞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正是其核心价值。
另一方面,承认制度的实施保障机制不完备,制约了金融服务承认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虽然WTO金融服务法允许成员方之间建立承认安排,但此类安排仍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有关的相互承认协议并不属于WTO金融服务法的组成部分。因此,特定相互承认协议安排项下的义务有赖于缔约方的自觉履行,有关争议也只能通过政治途径或者缔约方约定的其他方式解决,不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在欧盟金融服务法中,承认对方成员国金融监管规则的有效性是各成员国的法定义务。由此引发的争议,欧洲委员会或者有关成员国可以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后者作出的裁判在各成员国都能得到强制执行。
(二)相互承认原则的复边化
研究表明,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承认这种特殊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理应在多边金融服务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框架下,继续推广单边、双边的承认安排,或者建立多边相互承认安排的思路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对其他国家金融监管标准的承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只有在充分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承认方才能够对对方国家金融监管标准是否具有相当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况且,单方面给予承认待遇也不利于本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单边的承认在金融服务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相互信任、互惠互利是相互承认安排得以存在的基础,但这种信任在双边相互承认安排中却很可能异化,导致双方是在“凭借信任进行贸易,而不是依靠比较优势进行贸易” [35]。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双边相互承认安排推动了金融服务自由化,还不如说它扭曲了金融服务贸易,承认制度的价值将荡然无存。最后,在多边金融服务自由化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建立多边相互承认安排也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