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到治学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时,陈瑞华不假思索地说:“自由。让思想自由地徜徉在学术的天空,这是治学的前提。”多年来陈瑞华始终坚持不兼职,不做官,全力治学。
现在陈瑞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他说:“写,就要沉下心来积累,就要穷尽所有可能的材料,就要创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话,我一个月就能写出一本书来。可是我看重的是学术质量,没有一点‘干’的东西就别写。我的书至少要做足两三年的准备才敢动笔。”这份严谨体现的是治学者内心的良知和自律。
设想 结合历史学人类学研究法学
“每每与实践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扑面而来’,自己的观念受到冲击,对司法实践的了解更加准确。”
陈瑞华在他的第三部学术专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这一前瞻性的法学研究思路,其中,“中国的问题”应当是法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世界的眼光”则应是研究者所持的思路和所要达到的境界。
在陈瑞华看来,中国法学要想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不能只是重复研究西方学者研究过的问题,重走西方学者走过的老路,而必须从本国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寻找问题,通过对中国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对问题的现状作出尽可能精确的解释。
多年来,为了找准“中国的问题”,陈瑞华一直坚持深入基层搞调研、试点,与地方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从而掌握了中国司法制度运行的实际状况,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我现在最大的野心就是把社会科学一般性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法学研究中来。未来的法学研究要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
从博士生到教授,陈瑞华经历了两个转变:从一个激进的改革鼓吹者转变成冷静客观的学者;从一个西方理论介绍者转变成从中国司法实践出发提出原创性理论的思想者。
学术 论著引用率位居法学界前十
有人说讲台上的陈瑞华就像一位激情澎湃的演说家,他说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以前我给司法系统的领导讲课,一上讲台就听到台下发出异样的声音。因为我的年龄,让台下的‘听众’产生了不信任感。”但每当走下讲台,常会有人对他说:“小伙子你的课讲得真不错!”
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陈瑞华在教授这个队伍里仍是“年轻人”,在“最年轻教授”的光环之下,无形的压力一直伴随着他。“所有人都看着你,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没有学术成果就会愧对‘北大教授’这个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