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社会和谐的人性继承
陈昊
【关键词】和谐;人性
【全文】
引子——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
显然,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如果人们彻底的认识了人类知性的范围能力,能够说明我们所运用的观念的性质,以及我们在作推理时的心理作用的性质,那么我们就无法断言,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作出多么大的变化和改进。在自然宗教中,尤其希望有这些改进,因为自然宗教不肯满足于把神的本性告诉我们,而且进一步把见解扩展到神对人类的意向,以及人类对神的义务;因而人类不仅是能够推理的存在者,而且也是被我们所推理研究的对象之一。
一、关于人性的各种学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
(1)儒家文化中的人性观
1孔子的人性观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在人性观问题上只说了“性相近,习相远”这样的话,未做专门系统的论述。这可从孔子的门生子贡的话中得到明证。子贡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也。”但孔子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由此可见,他应该算是个典型的性善论者。他对人性充满乐观自信,对人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把人的私利与公利对立起来,对人追求私利物欲,持贬抑或轻视态度。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这反映了中国小农社会、原始氏族社会中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折射出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欠发达、人口众多的社会要求。但孔子认为人性虽然本善,但并非纯善纯美,也并非生而圣人君子,他认为人须经自觉学习礼,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成就人性之善,孔子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圣人君子,而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圣人君子。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因此他把人分为两极:圣人——凡人、君子——小人等。可以说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定下了一个基调。
2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的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是自然本能上。孟子并非完全忽视人的本能欲望,只是他认为这不是人的本质。孟子是我国古代人性善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但孟子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是正人君子,他只是认为人性内天生含有善的因子,若不受环境的阻碍,加上自身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人之善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出来。同孔子一样,孟子对人追求私利物欲也倾向于持贬抑或轻视的态度。如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一方面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但另一方面他又认识到大多数人实际上是成不了尧舜的。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都先天存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的因子,但是一般老百姓并不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仍然等于禽兽,只有少数圣人君子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因此孟子在政治上寄希望于君贤臣忠民顺,以正君为本。“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以某种希望和尊严,也确实造就了为数较少的明君清官,但却为人治、专制等级制提供了合理化的基础,因为不完善的事物应服从完善的事物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