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不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主义都不否认自然资源的人类利用性,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坚持“合理”为前提就是必不可少和十分重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的开发不单是强调对自然资源开采、挖掘、砍伐等, 还包括用途的开发, 新资源的开发(如替代资源) , 决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消费模式上; 利用也不单是指使用和消耗, 而是要拓展到合理配置、高效、综合利用, 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22
同时,笔者认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不能作为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而只能作为自然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并非所有自然资源都具有有价性, 只有当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或者稀缺性的时候,才使人的劳动有了对象, 方可物化为社会财富,从而产生价值,自然资源法对此类资源应通过有偿使用原则着重维护整体的生态利益,而对无限性的自然资源不可适用该原则,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注释】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韩德培:
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署,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肖乾刚:自然资源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5、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载于资源科学 2000年,第01期。
6、陈俊:一种永续经营的思维观,载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蒲志仲:资源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化,载于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 03期。
8、尹昌斌,陶陶: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9、王庆礼,邓红兵,钱俊生: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02期。
10任勇:树立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观解决林业生产的两种外部性——试谈林业定位及环境经济政策,载于林业资源管理,1999年 02期。
11、张书理,李桂林: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第2期。
12、李碧宏: 重庆库区资源状况及对策研究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3、参见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16页注1。
14、杜群: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概念的复元和范畴的重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 03期。
15、夏少敏 陈真亮:我国自然保护法研究综述,引自中国环境法网www.riel.whu.edu.cn。
16、姜素红: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其完善,2005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17李爱年:论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善,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18、秦天宝: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思考,载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年第4期。
19、李爱年:论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善,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20、参见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21、班红光:西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2、王宗廷:论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载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参考文献】[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杜群:我国环境与资源法范畴若干问题再探讨,载于法学论坛,2001年第 2 期。 [3]胡涛:从国土资源法与自然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关系的角度论《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载于中国环保论坛。 [4] 欧阳晓安,杨志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初探,鄂州大学学报2001 年1 月。 [5]孟庆瑜,刘武朝:自然资源法基本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秦天宝: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评价及立法取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第3期。 [7]崔金星: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8]王灿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 [9] 孟庆瑜,陈佳: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法律体系构建,载于当代法学1998年第4期。 [10] 汪振江,杨艳霞:自然资源立法改革模式比较,甘肃科技2002年第1期。 [11] 李爱年:论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善,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12]靳文辉,曾涛: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载于商洛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