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艺术化的犯罪类文化代给我们另一个问题,就是——完美犯罪,所谓完美犯罪就是指犯罪实施过程中,不留任何痕迹,且犯罪实施以后,犯罪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的一种犯罪行为。表现完美犯罪的文化作品已经成为了犯罪文化中的一大派系,如:《十一罗汉》、《局内人》等,侦探类的卡通片《名侦探柯南》、《金田一少年记事本》里也皆有为追求完美犯罪而存在的大反派人物。其实,所谓的完美犯罪仅仅也只是一种艺术手法,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选自《反杜林论》)犯罪必然要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它必定是可被认知的。即便犯罪分子实施了反侦查行为,由于反侦查行为也同样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因而犯罪行为同反侦查行为都是可以被认知的。同时,根据刑事科学的基础理论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Locard‘s Exchange Principle),当作案人与一个场所或另一个人发生接触时,就会发生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的结果是当作案人离开时就会在现场或被接触人身上遗留下自身的某些物质,并且也会从现场或是被接触人身上带走某些物质。因而,只要侦查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一定能够发现犯罪,侦破案件。但是,理论归理论,现实当中还是有很多没办法侦破的案件(特别是如完美犯罪这种经过精心策划的犯罪行为,犯罪人的反侦查行为给破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侦查手段方式的问题而已。再回到完美犯罪的问题上,虽然这只是一种艺术上的假设,而这种假设却被侦探小说爱好者称为一门犯罪艺术,并且将其奉为犯罪的最高境界,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心中的完美犯罪。盲目的崇拜,必将倒置行为的模仿。谁又能保证没有哪个疯子会将自己的完美犯罪付诸于实践呢?虽然这只是我们的主观假设,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假如这种崇尚完美犯罪的思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因为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容易不计后果地做某事),是极其不利的,毕竟社会推崇的还是正义,而非犯罪艺术。怎样处置好此种易于导致盲目崇拜式的犯罪类文化,又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3.教育意义的两重性。人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它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而是具有主动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当我们研究人们会受到犯罪类文化什么样影响时,我们同时应该先了解他们想从其中了解什么。当一个人想要实施非法手段来为自己谋求利益时(也就是通过实施犯罪手段),他自然而然地会从犯罪类文化中挑选出他所想要的,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往往通过这类自我学习的犯罪人实施的犯罪都带有反侦查的手段。同时,另一个人也接受了与前者同样的犯罪文化,不同的是他想要做的是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那他就会从犯罪类文化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自我学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保护自己。因此说,犯罪类文化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社会的黑暗面,但其本身是具有善恶两重性的。正是由于这种两重性,使得犯罪类文化传播时,如何人为把握住这个“度”的问题成为了一件难事,怎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犯罪类文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了连国家广电总局都感到棘手的事情。
以上就是对犯罪类文化的概述,接下来就要探讨实际问题了。
二.犯罪类文化的影响作用及价值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及传播技术也在不断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并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信息大爆炸带来的是对我们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人们的要求是苛刻的,无止尽的感官刺激,从一个方面促成了犯罪类文化的诞生。有人这样表述:在大量的、铺天盖地的信息中,难免夹杂着一些糟粕和泥沙。[4]这种观点纯粹地表现了一种对犯罪类文化的全面否定。那到底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糟粕和泥沙”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拴住它们的观众群?笔者认为这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在博客中表达了他的一些看法:有时候大家看法制节目可能会有一种猎奇心理,但我希望看了节目以后能自觉参与到国家的法制建设中去。
笔者个人认为,犯罪类文化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其能满足人的猎奇心态。犯罪类文化主要表现的是一个犯罪的全过程,而观众是普通社会人,没有从事过犯罪和破案这样“惊险”的工作,而犯罪类文化能够是普通人(即观众)直观地体会和感受日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快感:包括犯罪的快感和破案的快感。这两种快感是不同的,犯罪快感,它是畸形的,反社会的,因为这些特点,使得普通社会人更愿意去尝试体会日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犯罪快感,人具有善恶两面性,犯罪类快感我认为就是人本身对罪恶的宣泄。而破案的快感,它更像是一种与罪犯智力比拼获胜时的喜悦,读者或观众同侦探获得同样多的信息,而主人公通过推理和调查最终将犯人绳之以法的过程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破案的快感还夹杂着个人正义感,因而侦探类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和观众以一种表达个人正义感的体会。
当然,犯罪类文化因表现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能引发观众兴趣的焦点,如:法制类节目所带有的感情色彩受到家庭主妇们的欢迎,犯罪类电影以其惊险刺激的场面吸引着青少年观众的喜爱,这些都能说明为什么如今犯罪类文化兴起的原因。
(一)影响作用
简单地看,犯罪类文化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当我们从社会这个层面来考察时,就会发现一些其它的问题。
对于犯罪类文化来说,整个社会所有的社会人都有可能成为其文化的接受者,而我们要了解的是,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犯罪类文化的受害者?
对于犯罪,普通的社会人会因为畏惧犯罪行为将导致的刑罚,同时自己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发挥作用,最后还考虑到犯罪“所得”远大于“所失去的”,因而对犯罪敬而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