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宏观调控法的概念时,要区分注意实质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与形式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③]实质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是泛指一切调整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而不问其是以何种名称命名,也不问其是法律属性为何。这种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既包括宏观调控单行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涉及宏观调控内容的条款。形式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主要是指宏观调控基本法,即统率和指导宏观调控法的“根本法”,对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宗旨、目标、基本原则以及机构设置和基本制度等内容作出规定,以统一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并使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法律规范协调一致和互相配合。[④]如德国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美国的《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法》等。我国目前暂未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所以在理解宏观调控法时,我们更多地是指实质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的特征
作为经济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宏观调控法具备了经济法的所有特征。与市场规制法相比较而言,宏观调控法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
1、调整目标的宏观性与总体性。与市场规制法以微观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为基本目标不同,宏观调控法是以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为基本目标。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方式之一,宏观调控的主要着眼点在于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所制定的措施也意在引导或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我国新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现了突出的宏观性和总体性特征。
2、调整范围的广泛性与普遍性。广泛性是指宏观调控法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地区都进行着调整,而不是局限于个别领域、个别层次的具体经济关系。宏观调控法通过对全国各个地区、市场活动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的结构与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干预,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相对平衡,以实现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而普遍性是指宏观调控措施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至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或组织形式在所不问。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措施涉及了哪个产业,涉及了哪个环节,这个产业、这个环节上的所有相关主体都同等适用,一视同仁。也正由于这种广泛性和普遍性,宏观调控法的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既包括国家计划、各种经济政策的法律规范,又包括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规范;既包括许多综合性或单项的立法,又包括众多的行政法规。[⑤]
3、调整方法的综合性与间接性。所谓综合性,是指宏观调控方法既体现了指导性方法和调节性方法的有机结合,还包括了多种具体手段并存与协调。指导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法律规定,为市场主体指明具体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所能达到的范围;而调节性是指通过特定的法律制度鼓励或抑制市场主体的行为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宏观调控法主要以指导性调整方法引导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方向,以调节性方法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顺乎其方向,二者有机结合,成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同时宏观调控法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时,不仅要运用计划、税收、财政、金融等多种具体的手段,而且这些手段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上的合力,促使调控目标的实现。[⑥]调整方法的间接性主要是指国家运用计划、税收、金融等间接手段,通过市场这个中介去引导、鼓励、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使其同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4、规范内容的政策性与易变性。宏观调控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深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灵魂,是宏观调控法的指南,是准宏观调控法。[⑦]这是因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加以确定和调整。宏观调控法作为确认、保护和调整社会经济的法律部门,是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律化,所以,宏观调控政策无疑对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宏观调控法是与政策结合得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很多情况下,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政策是合二为一的。[⑧]规范内容的易变性,一方面是指缘于政策性的特征,宏观调控法的内容,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是指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法的变化,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也需要适时变化,不能一成不变。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既呈现出联动性(手段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又表现了不确定性(政策变化的快速和莫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