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的例子,见前注10;全面的论述,见Easterbrook &Fischel, Limited Liability and the Corporation, 52U. Chi. L. Rev. 89, 93-97 (1985).
Deutsche Bundesbank, Ertragslage und Finanzierungsverhältnisse deutscher Unternehmen imJahr 2001, in: Monatsbericht April, 2003, S. 49, 64.
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第508页。
我国《
商业银行法》第
39条第1款第1项。
提到“法人的本质”,首先让人想到的可能是“拟制说”、“组织体说”、“否认说”等讨论。笔者同意方流芳教授的观点——这些讨论在重新构建或者解释历史演进时是有意义的,此外并无任何实际意义。方流芳:《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利和利益冲突》,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3、4期,第435页。本文以下的讨论,主要围绕法人制度的法律功能和经济功能进行。
即通过确认性区分,使企业的债权人取得了“带有清算保护的优先权”(priority withliquidation protection)。Hansmann & Kraakman, The Essential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aw, 110 Yale L. J. 387, 394(2000). 在德国法上,刺破“公司面纱”,让股东承担公司债务是可能的(Durchgriffshaftung),但反过来,让公司承担股东的债务(Umgekehrter Druchgriff)是不允许的——公司的财产只用来偿还公司债权人的债务。BGH WM 1990, 632; Lutter, GmbH-Gesetz Kommentar 2000, 15. Aufl.,§ 13 Rn.14.
Hansmann & Kraakman, 110 Yale L. J. 387, 395-396 (2000).
即使是在普通合伙中,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而只能从合伙人从合伙中分取的收益受偿,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注意不是合伙财产本身)。见我国《
合伙企业法》第
41、
42条。
Hansmann和Kraakman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某公司同时从事两个领域内的经营,一个是石油开采与冶炼,另一个是连锁酒店。如果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将有助于债权人合理判断贷款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债权融资的成本。因为贷款人、供应商(连锁酒店需要食品、洗涤用品、室内装潢、家具等供应商;石油公司则需要管道、开采器械、运输器械等供应商)往往只对某个领域内的生意比较了解。如果两个经营放在一起,债权人和供应商就需要对企业的全部经营有准确判断。了解单个经营领域的成本,肯定要大于了解多个领域的成本(这些成本反过来都会体现在债权人贷款的利息中,转由借款人承担)。当然,分成两个企业进行经营,也增加了单个企业破产的风险(如果不分开,两个领域中某一个经营得不好,可以被另一个领域内的收益抵补),同时也会让企业所有者在某个企业前景渺茫时把一个企业的财产转移到另一个企业。这对债权人来说,是一种必须要接受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可能通常比审查了解成本小。Hansmann & Kraakman, 110 Yale L. J.387, 399-400 (2000).
在1855年以前,英国法上不允许建筑企业享有有限责任的保护(1844年以前甚至不允许建筑企业采取公司的形式设立)。当时的英国有上千家建筑企业。这些企业便通过在合同中加入有限责任条款来保护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同时在公司章程、公司名称中都加入有限责任的字样)。Phillip I. Blumberg, The Law ofCorporate Groups: Tort, Contract, and Other Law Problems in the Substantive Lawof Parent and Subsidiary Corporations, 1987, § 1.03 at 9-23. 转引自Hansmann & Kraakman, 110 Yale L. J. 387, 430 (Footnote 62) (2000).
Karl Larenz,Allgemeiner Teil des deutschen Bürgerlichen Rechts, C. H. Beck 1989, S. 135 (§9 I).
前引文第136页。
参见梁慧星:《论企业法人与企业法人所有权》,载《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杨紫煊:《论公司财产权和股东财产权的性质》,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 葛云松:《股权、公司财产权性质问题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46页以下。
应修改为:“股东不得随意侵犯公司法人独立地位,转移或藏匿法人财产。”
波斯纳较早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不过他认为如果在法人侵权责任问题上给有限责任制度开一个口子,也许会导致整个有限责任制度乃至法人制度本身的瓦解。Richard Posner, The Right ofCreditors of Affiliated Corpations, 43 U. Chi. L. Rev. 499, 520 (1976).
Hansmann & Kraakman, Toward Unlimited ShareholderLiability for Corporate Torts, 100 Yale L.J 1879, 1883 (1991).
这些不能回避的困难,大概是目前的“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不区别侵权债权与合同债权的主要原因——是否“刺破面纱”,不在于法人本身(或法人机关)是否有侵权行为,而在于股东对法人的行为以及对法人的债权人的行为是否适当。传统
公司法上的“刺破面纱”制度因为其基本的构成要件有很多不确定性(或者说没有确定的构成要件,全靠法官裁量),因而不适宜被扩张为一个普遍适用的制度。比如要求是控股股东,但什么才是控股?相对控股算不算?又比如要求股东主观上有规避责任的心态,但如何证明这种恶意?都很难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标准。
Hansmann & Kraakman, 100 Yale L.J 1879, 1893-94 (1991). 在18世纪末的美国,公司有限责任尚不是一个被广泛承认的制度,银行便实行所谓双重责任制度(double liability):一方面,在银行资本不足时,股东负实缴其所认购股份的义务(当时不实行实缴资本制,故有此项责任),另一方面,在银行解散时,对银行的债务,股东按其股份的份额承担责任。Dodd, Evolu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 in American Industry:Massachusetts, 61 Harv. L. Rev. 1351 (1948), p. 1365.
Alan Schwartz, Products Liability, Corporate Structure, andBankruptcy: Toxic Substances and the Remote Risk Relationship, 14 J. LegalStud. 689, 716-717 (1985).
Dent, Limited L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Law, 26 Wake Forest L. Rev. 151, 178 (1991).
Hansmann & Kraakman, Toward Unlimited ShareholderLiability for Corporate Torts, 100 Yale L.J 1879, 1916-1919 (1991). 作者还特别指出:虽然侵权法在控制人们行为方面,是一个粗糙(rough)而昂贵(costly)的体系,但至少可以约束那些最严重的将机会成本外化的行为(第1919页)。
Woodward, Limited Liability in the Theory of the Firm, 141J. Institutional & Theoretical Econ. 601 (1985).
研究显示,大企业的资信状况好,并且有多种融资方式(如可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他们的负债比例往往不高,或者即使举债,债权人也往往不要求提供担保。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大型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中,侵权受害人并没有处于“二等公民”的位置。Claire Hill, Is Seured Debt Efficient?,80 Texas L. Rev. 1117, 1141-1143 (2002); Ronald J. Mann, Explaining thePattern of Secured Credit, 110 Harv. L. Rev. 625, 661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