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理想国》洞穴比喻中的描述,哲人并非一开始就处在洞穴之外,见着了无蔽的大光明世界,而是经历了从洞穴内到洞穴外这一上升的过程,有如查拉图斯特拉的上山一样。哲人只是在洞穴外才获得了“像蜜汁一样甜”的知识,之后再下降到洞穴内的意见世界或者虚幻世界指点迷津,训喻民众隐藏的真相。因此,正是在这一种出去与回返的穿越之间,才艰苦修炼出来真理。真理当然先起于“观”、“看”,可“观”、“看”需要光的照耀,有了光照才可能得真理,因此哲人得去到洞穴外的光天化日之下,是以《圣经》里也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但是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还藏了个隐微的教诲,真理/哲人并非是绝对的外在于洞穴之内,离弃掉洞穴内的知识世界/民众而完全标榜自身纯粹性的真理/哲人就犹如脱弃了本有的根基,真理/哲人尽可以在一种完全的、终极的纯粹性光照中成就,却要在意见/民众的世界中才真正昭显出自身的力度与恩赐,要么哲人在洞穴内与外费力地穿越做什么?其实哲人很明白知晓为民众立法一事的难而勉力为之,也是想圆满了自身/真理的功德。哲人/真理不可以为民众/意见拿捏,相反的是,哲人/真理却又必须进入民众/意见的世界,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有关于哲人/真理的任何意义。哲人只是在掌握民众中才可以真正达成,真理尚需临照意见方能显真,或者说,民众/意见正是哲人/真理之得以成为哲人/真理的前提条件。哲人/真理与民众/意见的这种纠缠不是偶然,哲人/真理遭遇民众/意见的困难是本质性的。庄子对“一”的讨论亦相仿佛。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⑨]本真纯粹的“一”是无须言说也无可言说的,但若要让这“一”出现在思想之中,就得有 “谓之”这个必要的进入过程,理念的“一”要让自己进入具体的语言之中变得杂质、相对以成为它自己,不如此就根本不可能有“一”的思考。然而依了这个“谓之”来说“一”,那理想的、绝对的“一”就反身离去。因此,尽管哲人在想要民众“成人”时总会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还是同乱糟糟的民众打交道。或许正是这样,哲人/真理时常对跨越自身边界,侵入民众/意见世界立法的有效和限度会有恐慌,也有着不断地徨惑与不自信,甚至有时开罪了坚定的“革命者”,被其视为游离不定的、懦弱的“历史的中间物”。偶尔地,哲人会躲在如《狂人日记》中的那种令人胆寒的月光下翻书、写作,免不了在传道之书里横添一个较为光明的尾巴,给予自己些许的安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