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财产增减全息认证(六)

  国家应微观调控家庭、地区间的贫富差别。对较贫穷的家庭、因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的其它原因造成巨大损失的,进行救济。如不能掌握家财情况,落实这些政策就有一定难度,甚至被人有意或无意歪曲。找不到扶持的对象,或错误划分对象,该扶持的未得扶持,不该扶持的却得到扶持。负责掌管扶贫、救灾物资者,也可趁机侵吞那些物资,使救济的对象,无法得到或不能全额得到救济。国家每年划拨的专项资金,相当一部分,被掌握实权者侵吞、挪用。
  为体现人文关怀,国家改收容站为救助中心,对那些外出、上访、迷路、走失、丢失财物者实施救援,好吃好喝好待承。但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恶意利用的难题。有些人未花一分钱,就周游了全国,有些人从此不再劳动,白吃白用,悠闲自得度光阴。
  救死扶伤,是人道主义的重要标志。如得急症、重症,生命垂危,须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但无承担医疗费的能力,这时该咋办?难道眼睁睁地看着人死去?这显然违背人类文明的道德规范。即使有能力承担医疗费者,因路途遥远,未携带现金而来不及付医疗费,又该咋办?最佳选择是先治病救人,后付医疗费。但是,多数医院未采取这样的方案。十字大门虽敞开,有病无钱莫进来,使一部分人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因此而丧命。某医院因无法收回高额的医疗费,竟悄悄的把患者抛到荒野。为何出现这样的事件呢?因公民是否有付医疗费的能力,国家、医院,皆难以确定。如医院采取先治病救人的方案,国家也制定了救助政策,执行这些方案、政策,将遇极大困难,甚至在医疗系统造成混乱。有付费能力的假装无能力,借机侵占国家利益。
  实施财产认证,就可避免上述弊端。确实困难的家庭,由国家划拨专款,帮助其渡过难关。救济物资的运用,由认证机构负责监督,保证适用得当,记载清楚。对于那些居心不良的“盲流”,采取审查、限制、制裁措施。得了急症、重症,有付费能力暂无法付费的可先救治,后收费,不怕患者赖帐或拖延。无付费能力的,先救治,后由财产认证机构提供不能付费的证明材料,由医院减免医疗费,或由国家、团体、个人救助,充分体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第八节 有利于资源共享
  统计工作,承担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的重要职能。
  公私账簿被认证机构掌握着,公私财产,就有了量化的体现,经济往来,就有了详实的资料,并以信息的形式,储存于电脑中,而这将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统计人员,可通过网络查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任务。避免与公民和单位负责人的直接接触,避免“应付差事”或逃避的消极态度,避免旅途劳顿,使统计工作,即迅速,又准确,又易于进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规范化财产增减信息的综合度量、比较,对社会经济现象做出评价,揭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各标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
  执法机关、工商管理、政策研究、医学研究、审计部门,都能充分利用财产增减信息。计算增长速率、国民生产总值、评估公民消费水平,了解饮食习惯、查找病原病因、以及预测发展趋势,都将轻而易举。
  第九节 公务人员的行为规范
  对公务员来说,家庭账簿是一个监察员,纪律检查员。
  公务员不允许经商,是为防止滥用手中的权利,造成不公平的竞争,或国家利益受损。如未实施财产认证,一些掌握实权的人,会边工作,边经商,不但分散了精力,还可能违反有关规定和政策,并使家财大量增加。实施财产认证,财产的来源去向清晰可考,从而有效地阻止国家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增加的财产,只能是国家发放的津贴、工资、补助、奖金、或他人的赠送,存款的利息等:财产减少,只能是日常的消费,不可能购买用于商品生产的原材料,或给被雇用者发放工资。超出这些范围,就有违法违纪的可能。
  实施财产认证,还是对公务员日常生活的审查。使用何种财产,能反映人的道德品质。是勤俭持家,还是挥霍无度,查看家庭账簿,便一目了然。经常购买高档烟,高档酒,高档食品,超出消费能力,难道不是挥霍无度,或大肆行贿受贿的腐败分子?即使未购任何物品,也无法证明是清廉之辈。既不种庄稼,也不买粮食,吃的饭是哪来的?天天喝西北风,还能有精力干工作。家庭账簿,就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判官”,消费过多,有腐化堕落的嫌疑,无消费或消费过少,同样是腐败的标志。必须与大多数人一样正常消费,才能证明自己的清廉。
  有些高官利用红白事、生日,甚至生病之机,收受大量钱财。实施财产认证,能有效地阻止灰色收入。
  为家庭建立账户,等于把家庭的收支公开。使那些善于伪装的人,揭去了画皮,再也无法冒充贫穷;使那些奢侈腐化的人胆战心惊,从而有所收敛。
  第十节 家庭和睦的乳化剂
  家庭暴力、多吃多占,不但是家庭不文明行为,也是侵犯人权的表现,严重时,可演变为犯罪。家务事,非小事。
  家财无量化,其成员就能随心所欲的使用,蛮横的多用,老实的少用。成年人,可背着父母、夫妻、儿女,去赌博,去偷情,去按摩,去酗酒。孩子,可把午餐费、文具费,或偷拿的钱,用于上网、吸烟、吸毒、听视黄色音像。
  私房钱不知那位先生发明,它已被效仿了几千年。某些家庭,父子、夫妻之间,不知存有多少体己。如这个家庭还保持着完整,法律也无可奈何,这纯属家政方面的事,别人也不便干涉,很难干涉。但对于家庭来说,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可影响家庭成员的团结,甚至造成夫妻间的不忠,或父子间的矛盾,严重时可导致家庭破裂,或残杀。有些腐败分子罪行暴露后,连他的妻子(丈夫)也为之震惊,原来他(她)还有那多财产,原来自己并不是“唯一”。目前,流行这样的说法:工资归老婆所有,奖金和灰色收入归情人所有。因工资是确定的,而其它收入是不确定的,糊弄老婆轻而易举。实施财产认证,家庭账目由认证机构和家庭同时纪录,对家庭来说是一本公开的帐,谁买、卖了何物品,何时、何地、额度多大,对象是谁,都会一清二楚。家庭成员,不必互相猜疑,不必跟踪不轨者,不必没完没了的审问,查看家庭账目,就能发现一些端倪。再则,财产认证机制的严谨性,使私房钱不可能有藏匿的地方。所有的货币,皆存放于认证机构,动用这些资产,需要认证机构协助,从而失去悄悄使用财产的机会。凡是与财产有关的活动,都受认证机构的制约,不合理、非法的增减,不允许进行,使那些浮浪之人,做了苟且之事,不但自己难以减少财产,而且对方也难以增加,有效地防止家庭成员胡作非为。
  挽救那些将要破裂的家庭,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使家庭成员更加团结,更加文明,财产收支更加合理,生活更有情趣,是财产认证所作的善事,是无量功德。
  第十一节 弱势群体的保护神
  离婚案件,最大的难题是财产分割。婚前、婚后财产,陪嫁财产,夫妇共同创造的财产,无确切的数字,无有力的证明资料。许多离婚者,不得不遭受感情和财产的双重损失。进入诉讼程序后,双方都会虚拟一些事实,或利用亲友制造假证,欺骗法官。女方说从娘家带来多少财产,男方说借了多少债,女方急忙转移财产,男方悄悄隐藏财产。有些家庭,财产达百万乃至千万之多,有人却得不到应得的份额。损失惨重的多是女方,远离娘家人,在人家的地盘上,孤立无援。又由于生理差别,无力与男方争抢,无经济实力进行诉讼活动,处于弱势。实施财产认证,利于财产分割。婆家添置、娘家陪嫁、共同创造了多少财产,有无债权、债务,家庭账簿记载详细,双方无法临时转移财产,无法搞假证,好离好散。
  过去,常因赡养、抚养费发生纠纷。对子女的赡养物资,狠心父母说未收到,明明未尽赡养义务,不孝的子孙却说已供给。发生类似纠纷,究竟相信哪一方?因父子、姊妹之间存在亲情,发生财产增减时,受伦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会聘请证人,不会要求对方打收条。父母确有不公正的时候,多收大的子女一点,少收小的一点;确有糊涂的时候,数不清或记不清子女所付物资,无端指责子女。姊妹之间也却有耍赖的,这个想少付出一点,那个不想付出。两世同堂的家庭,婆媳之间,也常因家财不清闹意见。因赡养、抚养、家财分割而对簿公堂的,并非罕见。但这类案件极难审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实施财产认证,亲人之间的财产增减,也须规范化进行,从而使糊涂账难以形成,是否已付出或收到财产,是否有抚养、赡养能力,究竟有多少家底,家庭账簿能说明一切。使那些不孝的子孙找不到借口,不赡养老人,丧失人性的父母,找不到借口,不抚养子女。奸诈狡猾者,无法耍赖,忠厚善良者,不在吃有口难辩的“哑巴亏”。一旦发生纠纷,依据家庭账簿,断定是非。使老有所养,幼有所爱,和睦相处的美德,发扬光大。
  第十二节 财产认证将导致会计革命
  由于信息科技的渗透,很多行业,彻底改变了运作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突出的标志,是会计电算化的实现。
  由于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早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就拨款500万元,进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经数年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会计电算化,正在逐步推广。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理论、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及其会计应用软件进行会计数据收集、信息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与预测、会计管理等工作。
  实行会计电算化,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轻度。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处理,如计算、取数、分类、汇总、查询等,均准确无误,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输入凭证后,记账、转账、生成会计报表等,都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比手工操作快几十、几百倍,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手工操作过程中的重复抄录、易出差错的弊病。会计信息提供更加及时、准确,效率高,质量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