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财产增减全息认证(二)

  由于信息的复杂性,有些人不理解它。说它是主观性的东西,它却与客观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它是客观性的东西,它又是人的主观印象。所以,一些人不知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有人感叹,信息这个东西,真不是个东西!
  信息具有非常“顽皮”的特性,可为自己服务,也可为对手服务。能将对手置于死地,也能使己灭亡。你辛辛苦苦养育了它,无丝毫回报,有人偶尔拾了它,却生个大金蛋。说它威力小,它可抵的上千军万马,甚至比一颗原子弹还厉害;说它威力大,它又像一缕飘浮的云,无任何作用。
  有人只想得到信息,而不希望得到物体,得到信息后,心满意足,如获至宝,但物体却随它去,不心疼,不可惜;有人只想得到物体,不希望得到信息,得到物体后欢天喜地,信息却被遗忘,或认为无用,而置之不理。
  常听人抱怨:白跑一趟,这是不对的,你得到的信息哪去了?你虽未办成所要办的事,但免费得到了许多信息。这些信息,未尝不比要办之事更重要,未尝不是更大收获。得到一只瓜是收获,得到一条信息也是收获。物质财产与信息,很难分清谁更贵重。人可不去赴宴、不穿华丽的服装,但不可无传播信息的大彩电及其他通信设备,更不能无信息。宁愿损失一大笔财产,不愿意损失一件碰撞事物的器官。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有人竟忘了自己的身份,把信息当成了主子,自己却成了奴才,天天都在为信息而忙碌,挖空心思获取别人已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信息,又为封锁自己不愿公开或极力推给别人的信息而煞费苦心。有人虐待信息,因采集了“一箩筐”,也未增加半点财产,有时还因采集信息而损失财产,于是就随意处置、诅咒这些信息。有人讨厌信息,因信息像赖皮狗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尾随、打搅,使人心烦意乱。有人因信息(广告)的干绕,竟无法观看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而愤然离去。
  有些信息应采集、储存、传递,有些信息则无此必要。桃色新闻,家务纠纷,始终为某些人津津乐道,他们免费、及时传递这些信息。这样做,不但得不到财产,反遭人痛恨,或触犯律条,但还是乐此不疲,不知为了什么。尤其是个人隐私,不传递会相安无事,一旦传递,可引起轩然大波。传递这些信息,国家不会因此而腾飞,个人不会因此而致富。既无半点益处,就无如饥似渴的必要,不如传递一些科技信息、新产品信息,旅游信息。或为给人解闷,干脆传递一些与谁都无关的虚假信息,人兴许赏个好脸色,起码免遭白眼。
  第二十三节 信息的性质
  1、信息的主观性
  信息,是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它的姿态必有客观事物之“色彩”,碰撞什么,就产生什么印象。一些外观性的东西,如形状,大小、多少、颜色、数量等,多数人形成的印象相同或相似,这完全由客观事物所决定。
  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它的姿态又必有主观意识之“痕迹”。事物内部特性,具有非直观性,很难在人脑中形成印象,欲感知这些特性,需反复试验、思考、论证。一些事物的特性,有人研究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也未能搞清,这不是事物无特性,是人的能力有限,不能感知其特性。即使形成一些印象,也很难保证完全一致,这不是因事物特性变化无常,而是因人脑不一致,形成的印象有差异。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过分喜爱时,就会觉得这个人什么都好,有“东施效颦”的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抱有成见时,就会觉的这个人缺点很多,连说话的声音,走路的样子都觉着不顺眼。
  无事物不能产生信息,无大脑的反映机制也不能产生信息,因而信息是事物和大脑共同的孩子,事物是它的“父亲”,大脑是它的“母亲”。任何信息,都以反映事物特性为要义,以主观印象为标志。
  2、信息的客观存在性
  信息是主观性的东西,但已经生成,便是新事物,即是事物,客观世界就有其一席之地。
  自诞生了人类,就存在人类信息,只是受智力的限制,而不能认识它。原始人连自身的特性都不理解,更不能理解这个复杂体所产生的信息。可以断言,在未发现电之前,不可能知晓信息产生的原理和过程。
  3、信息的普遍性
  (1)被反映事物的普遍性。客观世界之大,致使事物数量、种类繁多。无论何事物,只要与人产生碰撞,就能形成一些印象。
  (2)采集信息者的普遍性。每人每天都在采集信息,一言一行都是在传递信息,传递的过程,又是他人采集的过程。
  由于人类、动物、植物、机器都能生产信息,因而信息无时无有,无处不在。空中弥漫着信息、山上雕刻着信息、地上矗立着信息、地下掩埋着信息、水上漂浮着信息、工厂里生产着信息、仓库里储存着信息、车辆运输着信息、器械里凝聚着信息、书本里印刷着信息、导线里奔涌着信息、飞禽走兽携带着信息、屋檐树梢挂着信息、大街小巷张贴着信息、断壁残垣依附着信息、厕所里掩藏着信息、大脑里装着信息、手中捏着信息、包里夹着信息、人的一言一行也在散发着信息。光明正大之地,已被信息污染,阴暗角落,全被信息占领,正所谓睁眼信息,闭眼也信息。这充分证明,世界不仅仅由物质和能量组成,还应增加信息一项,才算完整的世界!
  4、信息的非物质性
  信息的主观性决定了信息的非物质性。事物包括物质和各种现象。现象是人的感觉,人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现象即人脑中的印象,无印象就无所谓现象。
  物质和信息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物质有质量,有体积,能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运动状态下有一定势能。可利用物质和能量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并使用这些产品。信息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不具备物质的一般特性,它即无体积,又无质量,更无形状和大小之分。抽象的信息是圆是方、是红是绿、是大是小?显然不能区分,它只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信息不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更不会产生能量。从未见那一则信息发芽,也未见那一则信息崩塌。信息虽具有使用价值,但使用的范围或方法特殊,无人用它充饥,无人用它御寒,更不能作发动机的燃料,它是事物的运动状态,是人的感觉,它纯粹是“影子”。
  5、信息的可储性
  信息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信息的可储性。
  若信息只在人脑中存在,那么信息的传递,就只限于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这样会使信息传播的途径变窄。因而信息须在大脑以外物化,才能在广大的空间、较长的时间内储存。
  信息的非物质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储存方法,它可以缩微储存,很小的地方就能储存大量信息。物体却很难压缩,有的不能压缩,因而狭小的地方不能储存大量物体。
  信息的非物质性,使其具有很多的储存方法,人的记忆,书写或印刷,录音或录像等,而物体却不能使用这些方法储存。
  信息的非物质性,使其具有很多的储存地方。信息可在大脑、磁盘、磁带、胶片、书籍中储存。一个档案室、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一个书店、一个展厅等,都是大型的信息库。会计的账本、执法者的案卷,都是信息集。无论空中还是地下,无论专门的仓库还是临时的房舍,都能存放信息,它甚至可以随风飘荡。信息存在何处,全凭人与大自然的差遣。
  6、信息具有依赖性
  信息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的依赖性。任何能表现的东西,必是可见、可听、可触摸的东西,必有体积、形状、颜色,什么也没有,人就无法感觉。所以,信息必须被载体承载,才能展现。
  信息和载体相互依存的关系,可看作是刀具和锋利的关系,刀具可以单独存在不必锋利,但锋利必须体现在刀具上,无刀具就无锋利。信息的载体可以单独存在,不必体现信息,但信息必须体现在载体上。
  信息的载体非常广泛,包括大脑、纸张、胶片、磁带、磁盘、电磁波、声波、光波、高山,大地、墙体等等。
  承载信息的物体,有大小、多少、轻重、贵贱之分,颜色多种多样,但它们都不会影响信息的本质,而只影响信息的传播效率或储存时间。用黄金作载体的信息不一定贵重,用鸿毛作载体的信息不一定轻微。复杂的图画表示的信息不一定重要,简单的图画未尝不是重要信息。广场上的钟,与戴在手上的表,无论体积差距多大,表示的时间一致,不会有长短之分。饭店的幌子有黄色,也有红色,但不会依据幌子的颜色,而标志出售饭菜的颜色。载体颜色的作用只有一个,即醒目,无其它作用。
  信息与载体,虽紧密相联,但它们展现各自的特性,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不会因“搭载”关系,就“同流合污”,不分彼此。它们的结合,是“捆绑夫妻”,而非自由“恋爱”。某种载体能把行人砸伤,是因载体自身的势能,而不是因载体负载着信息。信息无质量,因而不会增加势能,无信息依附,载体照样能把人砸伤。某些信息能使人吃惊,非因承载它的物体很大、很丑,而是信息的内容在起作用,即使很小、很柔的物体承载的信息,也照样惊人。
  任何物质都可承载信息,信息什么物质都不是。如一块广告牌,它是物质的体现,但其本身不是信息,甚至上面书写的文字有时都不是特定的信息。广告牌是文字的载体,许多文字又是信息的载体。每一个文字都难表明什么,这些文字的有序排列,就能展现某人的一些印象。如那些文字及其数量并无变化,但其位置已颠倒,就不能展现某人的印象,它们仅仅是一群文字而已,可见广告牌和文字都不是信息,文字表示的内容才是信息。
  信息既是寄生物,便会随载体的消失而消失。人死后,大脑中的印象一个也不能保留,广告牌被腐蚀或烧毁后,附着其上的信息便无影无踪。欲保管信息,须先保管载体。
  7、信息的可传递性
  物体与信息,都具有传递性,但二者的传递方式有所不同。物体传递主要是运输工具,人和动物的携带,其次还有飘流(水流、气流),投掷、发射(火药、机械的弹力),物体间的引力。信息除此之外,还可用电磁波,声波,光波等传递。信息传递的特殊性由信息的非物质性所决定。因信息本身无体积和质量,所以信息可以瞬间传递,也较省力,传递的方法较多,成本也低。脑中无论储存多少信息,都不会使人运动迟缓,也不会将腰压弯。人走南闯北,等于携带着一个信息库。由于物体有体积、质量,因而难以用声波、光波传递,传递需时较长,成本较大,方法较少,也较费力。人拎着东西,会感觉到很累,太大的物体难以移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