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财产增减全息认证(二)

  人体外部事物,需与人体碰撞,才能使神经末梢产生电子而产生感觉。人体内部事物,是如何被感觉的呢?
  人体非为一种器官、一种物质组成,而是一个复合体。这些器官和物质虽紧密联在一起,但它们是不同的事物,各自有各自的特性,发挥各自的作用。
  人体自己感觉自己,是人体感觉事物的特殊过程,可把这个过程看作是闭路反应。例如饥饿,是体内肠胃对神经的刺激,而使神经产生电子流,这些电子流传输到大脑,能形成饥饿的印迹。又如思考,也是人体内部事物的展现,只不过这种事物藏在大脑深处,只有思考者自己知晓,他人不能直接感觉。大脑是物体,思考是一种现象,可把二者看作是不同的事物。人的思考是特殊事物的运动,既是运动,就有某些能量与脑神经碰撞,从而刺激脑神经,产生电子。这些电子,同样能促使大脑合成带有思考内容印迹的蛋白质,即形成印象。
  外界与大脑碰撞而产生的印象,通常是自然界的外貌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感觉,包括观察、聆听、触摸等活动。大脑内部的碰撞,通常是对事物的想象、回忆,是纯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发现某种原理、规律,需两种活动交替进行。只观察、触摸,不思考,只能形成感性认识,只知是何,不知为何。只思考,不观察、触摸,思考无根无据。首先是观察、触摸,而后是思考。
  人的思考,可能是一次回忆、一次计划、一种计谋、一次推理、一次比较、一次计算、一次幻想、一句谎言的设计、一种理想、一次文学或美术构思等等。无论大脑进行什么活动,只要产生印象,就是大脑与事物的碰撞,就是闭路反应,就是信息的形成。甚至做一个梦,也是生产信息的过程,只要大脑中残留着梦中的景象,就是信息。
  第八节 一次与二次信息
  为区分直接与间接采集的信息,引入一次与二次信息的概念。
  某一事物与人体实质性的碰撞(包括借助介质),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命名为一次信息。
  同一事物或不同的事物,无论多少人、碰撞多少次,所形成的印象都是一次信息。
  一次信息,是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事物对人的“自白”,它只存在于人脑之中。
  一次信息,被直接碰撞事物者独自得到,这些信息,不但未直接碰撞的人不能采集,而且直接碰撞者也会忘记。为便于记忆、传递,需将脑中的印象附着在某些载体上,即对头脑中的印象进行物化或声化。这些东西,或这些东西再次被他人感觉而在脑中产生的印象,命名为二次信息。
  二次信息为何能被人再次感觉呢?因其物化或声化后,具有客观存在性,本身已成为新事物。既是事物,同样能与人体碰撞,从而形成印象的印象。
  二次信息形成的机制与过程,与一次信息相同,都是五官与事物碰撞的产物,只是五官碰撞的是他人物化或声化后的印象,而非碰撞了信息所反映的具体事物,这是二次信息与一次信息截然不同之处。
  凡是五官未直接碰撞的事物,而是经人“中介”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印象,都是二次信息。二次信息,无论多少人传递,无论传递多少次,皆称二次信息,不再称三次、或X次信息。
  二次信息,是人对事物的描述,是描述者代替事物对他人的再次“自白”,是事物在人脑中的间接反映,再次感觉者起到了接力作用。
  二次信息不但能存在人脑之中,还可存在于人脑之外。
  一次信息,是二次信息产生的前提,无一次信息,便无二次信息。二次信息,必然是一次信息传递、扩散的结果,无二次信息,一次信息就不能传递、扩散。如出现海市蜃楼,人观看后,脑海里就会产生绚丽辉煌的景象,这些景象,就是一次信息。海市蜃楼瞬间便消失,但头脑中的印象却不会立即消失,能保存几天、几年、甚至终生。因这种景象罕见,只有少数人有幸目睹。为使更多的人感知这一奇观,发现者会用语音、书写等方式向他人描述。他人通过聆听或阅读,脑中也会产生海市蜃楼的影像,形成二次信息。
  一次信息,是自己对事物的直接感觉,需亲临其境、认真观察,才能采集,虽耗时耗力,但采集的信息较为真实。二次信息,是他人对事物的描述,不必亲临其境,便能采集,虽省时省力,但有时缺乏全面、直观、细致,甚至虚假,需认真领会、分析。
  第九节 任何事物特性都能形成人的印象
  信息,不是只有海市蜃楼这样罕见的事物,才能形成。宇宙中的事物,只要在碰撞的范围内,并达到一定程度,都能在脑中形成印象。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是大自然的杰作,如高山、大海、太阳、闪电、雷鸣等,有些则是人为的结果,如甲骨文、兵马俑、万里长城等。
  无论长久还是瞬间存在的、无论人为还是自然的、无论宏大还是渺小的、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无论曾经还是刚产生的事物,都能被人感觉。流星虽短暂,但能在脑中留下发生、消失的痕迹,针头线脑虽微小,脑中也有它的身影。不能与人体碰撞的事物没有,不能形成印象的特性很少。有些事物迟早要与人碰撞,有些特性迟早会在人脑中形成印象。甚至可依据现存事物的规律、特点,而预测未来将要产生的新事物,形成预测性信息。
  第十节 虚假信息的生成
  信息的概念说明,无具体事物作反映源,就无信息。那么,虚假信息是怎样形成的?
  虚假信息不是外部事物在脑中的反映,它是人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也是事物的展现,是存在脑中的事物。人会把某些毫不相关的印象东拉西扯,牵强附会,毫无规则、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堆砌。是把“羊头”与“狗肉”的印象揉合在一起,或进行颠倒,而后物化,形成二次信息。这些二次性的东西,虽不是外部事物的反映,但它是“胡编乱造”这个事物的反映,是新事物。既是事物,就有“自白”的本领,就能被人再次碰撞,从而产生印象,这就是虚拟后的信息。因是“人云亦云”,自身并未亲临其境,所以也会有人信以为真,误以为全部是“羊头”或全部是“狗肉”,或分不清是“羊头”还是“狗肉”,造成以讹传讹的局面。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造物主未给它们安装骗人的“程序”,它们所呈现的面目绝对真实。如看到山,绝不会是海景。真实是事物的本质,出现不真实,那不是事物在“骗”人,而是人自己“骗”自己,要么就是他人对事物做了“手脚”(凡是做了手脚的事物,是企图传递的二次信息),不然就不会虚假。
  人对事物的认识,虽有时并非全面,但总不至于把“羊头”认作“狗肉”,绝大多数印象比较正确。把“羊头”认作“狗肉”的人,肯定是“孤家寡人”,绝对不会是“众爱卿”。就是“孤家寡人”,也不是一生一世,事事都不能区分“羊头”与“狗肉”,错误认识必然少于正确认识。一旦事事都分不清了,就是白痴。但是,那些蓄意制造虚假信息的人不是白痴,而是害人的精鬼。
  人天生有虚拟事物的本领,这种虚拟有时是人的幻想。多么聪明的人也不能拒绝幻想,多么愚钝的人都存在幻想,世上无不存在幻想的人。现实中没有的,幻境中全有,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幻境中全能做到。可幻想自己是国王,有百依百顺、妩媚动人的王后,有数不尽用不完的金银财宝。“国王”、“王后”、“金银财宝”都是以往形成的零星印象,“百依百顺”、“妩媚动人”是临时的想象,这些零星的印象与想象组合后,就是幻境。幻境中可无乞丐,无懦弱,可是神,可是仙,可号令“天兵天将”,可占领“全世界”,对漂亮男女,甚至可想入非非。摘星星,挑挑捡捡,抚月亮,又嫌月牙儿凉。思绪飘忽不定,情绪变化无常。美好时,常仰天大笑。恐怖时,又会心存余悸。善良时,修桥补路,尽得赞扬之声,俨然“天使”而自居。凶狠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又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刽子手”。人尽管张开幻想的翅膀,在“太虚幻境”翱翔,玩他一个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任你自卑、自恐、自大、自美,尽享最大自由。
  人无法干涉他人幻想,也不应干涉,幻想世界是自由王国最神圣、最富丽堂皇的殿堂。如不允许幻想,那将是对自由的践踏,最低的权利也被剥夺。
  幻想,虽不会千篇一律,也不会只有一个,但终究是凭空的想象。有些幻想属于“隐私”,是非常荒诞的“事实”,是不可赦免的“罪恶”,只能想象,不能实现。
  幻想,发生在心灵深处,尽管其“荒诞”或“可恶”,但不能被他人直接感觉,他人便不会受到恐吓或羞辱,因此不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一般情况下,人不会传递虚幻的东西,而是封锁,害怕他人笑掉大牙,或自己难以为情。如有人传递,纯属吃盐太多——咸(闲)坏了。有些幻想必须永远禁锢在大脑深处,不能窜出脑外,否则,就不在是幻想,有可能是野心的张扬、流言蜚语、狂人的怒吼、罪恶意念的宣泄、流氓的污言秽语、惹祸根苗或虚假信息。
  科学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它以某些事实为依据,以脑中真实的印象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准则,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试验,从而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或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设想。科学想象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方法,是设计方案,是猜想和预言。
  第十一节 虚假信息为何能骗人
  真实的信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经得起考验。有人说泰山多么雄伟,几乎人人都相信,因许多人曾到泰山游览,并向他人传递关于泰山的信息。有人虽未亲临泰山,但有关信息却储存了许多。为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实地考察,从而得知泰山在山东省辖区内,且雄伟壮丽,是实实在在的一座山。
  虚拟的信息,无根无据,经不起考验。还有一座山,叫大荒山,大荒山上有个无稽崖,无稽崖上有个青埂峰,青埂峰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遗留的石头。谁知它们在那里?无人知晓,因其根本不存在,那是《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作者把山、崖、峰、埂、石等印象撮合在一起,而后向人们描述,是文艺作品的虚构,找不到这些东西很正常,找到就大大的不正常了。
  虚假信息,都是二次信息,造假者根据他人不可能实际考察其所描述的事物,就肆无忌惮的骗人。他人传递的信息,很少有人去考证,懒怠去考证,有时无法考证,或很难考证。有些人,又有偏听偏信的毛病,使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
  因“羊头”或“狗肉”曾经是事实,造假者就用它们作掩护,无曾是事实的东西作掩护,虚假的东西就难以骗人。即使是真实的东西,如未接触过,人也不会轻易相信反应它的信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无人发布“出售一块太阳”的信息,因太阳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和热量,能摧毁和熔化任何物体,它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表面温度也有6000℃。地球距它约1.5亿公里,仍有被烤焦的危险,人根本无法接近,即如此,焉能将其执掌。所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无人能获得一块太阳。“出售一块太阳”的信息,是最荒谬的信息,无人相信、也无人发布这样的信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