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关于行政契约理论与制度走向的对话

  于安:  应该把行政契约和政府职能转型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人在制定行政程序法时,把行政契约规定为一种行政方式,但是,即使在本国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是边缘的。合同或协议方式得到重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世界性行政改革开始的。
  英国在整个欧洲的行政改革中是最激进的,特别是相比德国和法国。英国人写的行政法教科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最重要的两个变化就是加入欧盟的人权公约和合同问题。合同的作用领域可以分两块:一个是公共管理,一个是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上主要是要改善管理绩效,公共服务则是尽量“扔”出去,例如民营化。如果全都扔出去就没有合同了,因为它扔不掉或有相当部分扔不掉,才需要合同。从撒切尔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是把国有单位卖出去。卖不掉的和扔不掉的部分,合同起的作用非常大。英国行政法把合同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是因为有些事项还是政府职能。
  在行政管理方面,英国人的胆子还是不如美国人大。美国和欧洲不同,美国对于它需要管的事情不像欧洲那样实行国有化,而是采取规制的方法。所以它的合同不用在这方面,而是用在行政管理、特别是最传统的国家管理上。因为本质上如果是国家的东西是扔不掉的。比如监狱,是一个传统的国家职能。
  中国也有行政契约的实践。改革开始,我们也没想到“扔”。比如中小企业,也是搞承包,其实承包就是合同。但问题是我们的公法不发达,在这个领域的公法就更不发达,人们一想到承包就认为是私法的东西。公法这一缺陷在实践中的后果,是造成几千亿国有资产的流失。因为普通民事合同保护公益的作用有限。
  普通法上的合同是讲私人性的关系。如果按完全传统办,英国行政法就不会给予它那么高的重视。公法问题用私法形式来解决,公法就一定要起作用。在私法合同中公法如何起作用?英国法律界的传统力量太大,只有采取迂回的办法。第一是在内容上,政府用规定标准条款体现公法要求;第二是在名称上使用政府合同(government contract)的叫法。这样一来,公共利益在合同中就会得到更多的保护。七年前我研究行政契约就是从研究格式合同开始的。
  国家举办国有企业是为了公共利益,但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举办国有企业的目的。市场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国有企业本身被市场吞没,例如破产。所以举办者或者说出资人对企业还是要管。应当更多地使用合同方式来形成出资人与经营者的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学界应该帮助国家把这个公法合同问题解决好。我不是讲民事合同不重要。民事合同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框架,行政契约的很多东西就是从那里学起来的。问题是行政法还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行政契约,人也少。比如开一个合同讨论会,多数人都是搞民事法律的,行政法的人再有理也形不成气候。
  国家代表纳税人的利益,而把公共职能交给社会,那靠什么来保证纳税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妥善的保障?这种公共职能能够得到很好的履行?
  余凌云:  还是以技防中的民营化为例,假如政府将自己投资建设的技防设施承包出去,给一个报警服务公司来具体运营,那么,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决上述的担忧:一种方法是在协议中明确报警服务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如果没有达到协议的要求,违约方将承担责任。但仅有协议,政府还是不放心,因为报警服务具有公共安全的品质,一旦发生问题就是抢劫杀人、入室盗窃,于是,如何确保报警服务运营的质量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就必须采取第二种方法,就是要求报警服务公司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比如要保证报警系统运转正常,出现警情后,公司必须将核实后的警情及时传输给公安机关。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在核实的同时就要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出警、处警。对于报警服务公司是否履行上述义务,警察要不断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报警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后面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公法范式的。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