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息不对称下法治的困境——《评秋菊打官司》

信息不对称下法治的困境——《评秋菊打官司》


钟磊


【关键词】法治 信息不对称 社会结构
【全文】
  电影作品为什么能引起我们内心情感的波动?或者不独是电影作品,大凡一切艺术作品似乎都具有此种特性。而其作品反映的真实生活场景——我们周围早已熟识并置身其中——却往往很难感动到我们。作家龙应台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时论说道:
  “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叨走了。
  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看到了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如果是身边的人,你会看见那么多吗?能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生活的痛苦与无耐吗?艺术与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1)
  龙应台从文学的角度来回答了这个问题,但解说得并没有意义,倒像是玩弄概念,因为他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作家的眼光”,“艺术的距离是什么”。我们必须重新作出回答!
  情感冲动往往源自对对象的理解,如果我们不理解对象本身,就不会产生任何感情的波动。而理解,建立在充足的信息基础之上。一般误解或者没兴趣常常都是信息缺乏的结果。在祥林嫂一文中,我们通过鲁迅的笔全面了解了祥林嫂的生活遭遇。我们就有可能会站在她的角度,通过我们以往相似经历去感觉她的感受,但是理解她的感受并不表示与那人有相同的感受,我们是脱离对象之外进行审视,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使自己更客观地观赏对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以前,无论在哪里碰到乞讨者,总会拿出一点钱来,因为当时反映在脑中的信息时凡乞讨者都是生活极度困难。而现在则不同,在大街上行走,随便就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乞讨者,即使是他们向我们伸出手来,我们也不愿再去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从各种信息途径中获得,现在很多乞讨者并不因贫困而乞讨,而是为了挣钱而使用的一种诈骗手段。所以这时我们已经不能再相信乞讨者,关于他们信息,我们相对缺乏,所以不会以同情心对待!而如果有个信得过的熟人向我们募捐,说社会上有一些困难的朋友需要帮忙,我们还是热情施以援手。因为我们通过熟人知道这些人是真的贫困者。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