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专制与民主的几张面孔——顾准《僭主政治与民主》述评

专制与民主的几张面孔——顾准《僭主政治与民主》述评


黄韶鹏


【摘要】“僭主政治在希腊史上居于王政——寡头政制和民主政制的中介地位”的观点的得出并不是唯心史观的,僭主政治的实质在于僭主独立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之外,“压抑贵族、加惠平民”,以努力使两个阶级的利益实现平衡和稳定。马克思对路易•波拿巴的专制政权的阶级分析不能无条件地适用于中国。根据僭主政治的完整定义,中国也曾有过实质上的僭主政治。斯巴达潮流和直接民主都不是有利于现代社会的真正的民主形式,现代民主只能是议会民主。
【关键词】僭主政治;寡头政体;民主政体;中介;阶级
【全文】
  《僭主政治与民主——<希腊的僭主政治>跋》[1]实际包含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希腊僭主政治的产生、地位及其与中国同时期政体的对比;第二,希腊哲学上的斯巴达潮流,以及“现代民主只能是议会民主”。这两部分总体上各自独立,少有交叉,第二部分只是间或引用了一两个“僭主”之类的名词而已,尽管它的两个小节的位置被放在第一部分的僭主政治与中希同时期政体对比两块内容之间。鉴于该文作为“跋”的本职和第一部分对于我国历史的更直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述评重点在于第一部分。
  一、僭主政治的产生、消亡及地位
  乔治•格罗脱在《希腊的僭主政治》中表述的主要观点在于:“僭主政治在希腊史上居于王政——寡头政制和民主政制的中介地位”。[2] 顾准认为,格罗脱关于这一问题的史论“并不是‘唯心史观’的”,格氏的分析立基于当时——公元前7-6世纪——希腊诸城邦的内部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王政——寡头政体[3]的基础已经垮台,无法维持下去,而希腊人的政治经验还不足以实行民主政治;此时,弥合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差距唯有僭主政治一途;但由“城邦”、“靠商业、航海、手工业为生”等因素所决定的倾心于民主政体的“希腊心灵”不会允许无限专制的僭主政体的永久化,所以最终僭主政体被推翻并由民主政体所取代。[4] 在这里,顾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述评了格罗脱的立论方法。作为西方历史学家的格罗脱的历史观不自觉地与马克思主义契合了。
  上述内容同时也是顾准对于整个“僭主政治中介论”[5]所做的宏观表述,不过他着重于僭主政治的产生和消灭,而对于“中介”本身则论述得不够深入,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如下阐述。
  既然僭主只是一种“中介”,那么与这种“过渡”的政体相对的,就存在有前后两个阶段的较为“稳定”的政体。在此之前,是“王政——寡头政制”,其前期为原始王政,后期为取代了一王之治而由少数贵族组成的寡头政体,只在寡头之间实行民主,对整个社会来讲是“少数人之治”、“专制”,统治者代表着占社会少数的贵族阶级的利益;在此之后,是“民主政制”,这种政体是“多数人之制”,掌握政权的是广大平民阶级,政权的行使者代表着占社会大多数的平民阶级的利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