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札记

  关于现存于苏格兰国立图书馆和沃森大学中的英租威海卫历史档案情况。骆克哈特(英租威海卫首任文职行政长官)在威海期间集攒了大量档案资料,死后一直由其女儿玛丽亚保管。1967年玛丽亚将资料送交沃森大学托管。沃森大学的保管条件有限,便把文字部分交苏格兰国立图书馆托管,照片和实物仍留在该校保存。
  此外,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也有相关档案材料保存。在牛津大学罗德·豪斯图书馆的馆藏档案中,与威海卫有关的主要是英国在华传教士的档案,其中包括驻威传教士的来往通信、工作汇报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搜集的政治、军事情报。
  对于存放于英国国家档案馆中的英租威海卫历史档案,《英租威海卫及归还始末》一书的作者帕梅拉·艾特威尔在她的这本书中说:“除了行政长官自己的一些关于威海卫日常管理所涉及到问题的文件外,还有其他类别的档案,包括行政长官与他们在北京和伦敦的长官们及驻守在附近通商口岸芝罘区(烟台)领事们的通信。不久,我发现每查一个新卷都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信息,因为你想象不出它都会包含着什么。例如,不时会看到原始的中国资料包括地方报纸、私人信件、请愿书以及宣传刊物,这从整体上为这宗档案增加了真实性和更高的深度。”[4]
  目前,威海市档案馆的文书档案复制件主要有:英国国家档案馆寄予的整套英统威海时期的档案目录;从英国档案存放地复制的三万多页档案。
  二、问题的初步探讨
  对于一个法律史教研工作者来说,面对如此庞大、丰富、原始的材料是不能不兴奋的,然而,利用材料的难度也非常大。研究什么?如何研究?是利用好材料的前提,而对研究意义的认识又引导着研究对象与方法、思路的确认。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无疑涉及相当广阔的领域,它涉及中西文化问题、殖民地问题、法律移植问题、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问题以及法律史学、比较法学等诸多领域与学科。不言而喻,由于英租威海卫历史档案材料在国内的利用才刚刚开始,因而,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的开拓性意义就有两方面,一是材料方面;一是认识与理论方面。
  根据笔者对材料的初步把握,研究的基本内容目前大致可列如下:有关条约的背景、内容以及与英租威海卫时期法律制度的关系,如《租威海卫专条》、《交收威海卫专约》、《关于向英属殖民地和保护国输送华工的协议》等;制度沿革的基本情况:从清末中国法到英租威海卫租界地法;英国人的制度输出与法律移植在威海;威海卫与香港、上海、奥门、青岛、旅大、烟台等殖民地、租界地的比较;法制的各环节:如立法、司法、行政等;一域两制;二元法律;中国传统法律与习惯的适用;总董制;健讼现象;土地法律关系;劳工输出;制度与风俗;威海卫的回归与遗留的法律问题;基本制度与重要人物:如骆克哈特、庄士敦等等。
  研究刚刚着手,问题就接踵而至,笔者目前对问题的理解尚处初步分析中,这里试述一二。
  (一)在基本法律方面,笔者认为,有三个法律文件是研究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问题上最为基本的:一是《租威海卫专条》,此专条确立了英国人的租占权。二是《一九0一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 (The Weihaiwei Ordcr in Council,1901) [5](以下简称《枢密院威海卫法令》),此法令确立了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框架,是具有宪法性地位的文件。与之相关的是,英国殖民部颁布的《威海卫地方政府组织法》,此法是枢密院威海卫法令在威海卫地方政府组织方面的具体实施规则。三是《交收威海卫专约》,此专约确立了中国政府对威海卫的收回并规定了有关事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