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官员“满门抄斩”——击向贪官的无形神掌

官员“满门抄斩”——击向贪官的无形神掌


王思鲁


【关键词】官员灭门案
【全文】
  早在七年前,随着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和社会治安的恶化,笔者凭借从事律师执业的多年经验,已经强烈的预感到,在社会的转型期间,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公,贫富悬殊的加剧,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已经开始产生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心理。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和失衡心态所激发的社会危机,也将以极端的显性化方式呈现,其矛头的直接指向者,首先便是特殊利益的既得者,同时也是腐败勾结的始作俑者——贪官。而这些令人惶恐的沉重预言,随着年前接二连三官员灭门案地发生,不幸地被逐一证实。
  仅2006年,进入到公众视野的官员被灭门的典型案例就达到三起,从“北京丰台林业局副局长夫妇别墅内被砍死”到“贵州兴仁县长一家遭灭门”,再到“甘肃临夏法院刑庭庭长一家四口被杀”,手段之残忍,场面之血腥,不禁让人胆寒。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什么样的愤慨,足以令杀人者作出如此丧尽天良、近乎疯狂的行为?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官员缘何被杀?其直接原因固然迥异,但其中无不暗含着“仇官”心态的作祟。然而,这种心态并不是某个具象的个体表现,从案件被报道之后的民众反映出的冷漠态度来看,“仇官”、“仇富”、“仇不公”已经演变为朴素民众,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普遍心态。这也使得原本属于个案的局部问题和局部风险扩散为整体化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
  对弱者怜惜,对受害者悲悯,对死者哀,本是人之常情,甚至连灵兽都有“兔死狐悲”一说,然而在目睹官员生命被凶残而粗暴地剥夺面前,这种悲悯、责任和人道情怀弃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肆意发泄的仇恨情绪和逆反心理。这足以表明,公众与官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紧张态势,公众对为富不仁、为官不廉的反感情绪越来越大,一旦突破道德的底线,便会转而诉诸于暴力行为,以期用这原始的手段回复社会正义。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央党校的问卷调查会显示,“社会治安”问题成为2006年领导干部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而取代了多年来一直位居前列的“收入差距”和“腐败”问题。
  事实上,“社会治安”问题早已存在,之所以现在才引起官员的重视,其原因是他们自身现正处于漩涡中心,成为恶性事件的受害者,抑或已经成为下一起灭门案件的目标。正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促使他们不得不将其提上议题,从而借着维护公共利益这一合法性外衣,堂而皇之的以公权力对“仇官”者进行打压。然而一味的打压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将冲突升级,加剧“仇官”的心态。“治安问题”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现实因素,以暴制暴只会火上浇油,只有从根源上杜绝才能抑制这场群体性的阵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