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在日常教学中践行学术理想

在日常教学中践行学术理想


——著名学者邓正来先生教学方法访谈录


邓正来


【全文】
  被访问者: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教授、博导)
  访问者:侯瑞雪 夏继森(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1,邓正来先生,您好。众所周知,您在吉林大学的授课方式不仅在校内得到了好评,而且也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想请您谈一谈您开设的这些课程,能否先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些课程?
  答:我在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主要开设三门课程:“小南湖读书小组”、“原典精读”和“大师思想Seminar”。“小南湖读书小组”是2003年我到吉林大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这个小组以法理博士生为主体,至今已经延续了三届学生。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研究生在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各种弊端——比如说,基本阅读量上的不足、狭隘的学科化倾向、知识态度上的封闭以及交流与讨论的能力欠缺等。其次,也是为了改变我们大学中那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可以说,以读书小组的方式授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每次读书小组的活动乃是就一本事先确定的重要论著展开阅读和研讨,而研讨的具体形式是:课堂上设主持人一人,主报告一人,主评论两人,其他提交讨论文本的同学可以参加讨论,其间由我来逐一进行点评。
  这种读书小组授课方式大概体现了这样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是开放。尽管讨论的主角是吉林大学法理专业的博士生,但在我的课堂里永远没有学校、学科或者年级的限制,只要对相关文本与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各科系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讨论。同时,在知识的面上也保持开放,因为我为学生选取的阅读文本也是旨在打破学科界限的。第二是平等。在我的课堂上,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也不论年级高低或者学科差异,一律都以“学友”互称、平等地讨论学术问题;避免任何人(当然包括我)把学术场域以外的方式引入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之中,坚决反对那种独霸真理似的“一言堂”。第三是反思与批判。我常跟学生讲,要想把学问搞好,就必须避免“读者死了”或者“作者死了”的情况发生,不能只充当书本的“留声机”或者“复印机”而自己却不存在。任何一位想成为知识分子的学生,必须保有一种反思与批判的精神。否则的话,就不仅无法对所研究的理论问题做出自主性的推进,也无法养成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独立品格。
  我随后开设的第二门课叫做“原典精读”,主要是以西方经典原著为阅读文本,而授课的方式是先由同学们认真做出翻译文本,然后由我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纠正;讲授一定章节之后我们会针对文本的内容展开集中讨论。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想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踏实的研究态度。在我看来,中国学术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大而化之”或“大而概之”,这尤其表现在阅读原典的方面。因此,“原典精读”的课程,实际上就是“逼”着他们不能贪多图快,而只能在逐字逐句研读原典的过程中,慢慢地去体会西方大师们建构问题、限定问题和讨论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