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杂论
沙兆华
【关键词】法律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
【全文】
转眼间,一学期又将过去了,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学期没看多少书,主要是认真看了借的导师的一本《法律与革命》,收益还是比较大的。所选的课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主要是“中国国情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虽然老师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作为一个思想并不成熟的我,面对这些巨大的差异,我有时很矛盾,有时很迷茫。经过一个学期的思想斗争,我慢慢拨开了思想的迷雾,一道思想的灵光照亮了我的前方,这就是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我将重新找回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日子太可怕,象一只孤舟漂泊在思想的大海上,找不到方向,因为心中没有方向!
下面我将展开这些思想的冲突,并叙述我是如何从这些思想的泥潭中找回自我的:
“中国国情分析”这门选修课给了我两个方面的启示:一,不断积累原则。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都必须经过一个连续不断的增长过程,而最终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关键是这个过程不能打断,要不断的积累,这样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由此,老师启发我们,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在某个领域不断积累资本,而不能打断这个积累的过程。一旦打断,从事其他的领域,又必须重新积累另一个领域的资本,这样,在有限的人生内是不能有所成就的。因此,不断积累原则适用于一个人的一生,也适用于做的每一件事。这启示我们不要浅尝则止,而要不断积累,最终实现人生的起飞。之所以对这个原则这么看重,是因为我对能够使人成功,能够指导我如何做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也许就是方法论吧。二,关于方法论问题。这门课的老师指出,我们以前不太注重方法论的问题,,而国外是非常重视的,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和其方法论的强调和运用分不开的。但我们现在在普遍强调方法论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方法论并不是万能的,要看到其缺陷。方法论就象一把梯子,有了这把梯子我们是否就一定能达到西方那样的发展水平呢?一味的强调方法论,把方法论当作万能,这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学到了西方的方法论,我们早就实现现代化了。关键问题是,在我们过分强调方法论的同时,我们忽略了研究中国自己的特殊问题,这样怎能不走入歧途呢?老师是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清华博士后,他深有感触地讲:“在经济学界,脱离中国实际而运用西方的方法论抽象地研究问题是主流,在其他人文学科里,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人大的许多老师总是跟着北大、清华走,忘记了人大的校训“实事求是”,这样是很危险的,也是永远赶不上他们的。”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法学界,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中国实际的问题,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而不要总是跟着西方后面跑,这样只能永远是学生,永远没有发言权!因此我将在下面谈到,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我们自己的问题。
这学期对我影响最大的要属杨晓青老师了,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本以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没什么好学的,都是些“老古董”。很多人都没选,我差点也删了这门课。庆幸得是我没有删,而且收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