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比较宪法学是宪法学界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的理论课题。影响中国比较宪法学研究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全球化对宪政体制的影响;加入WTO与
宪法体制的完善;签署人权公约与
宪法理论的发展[12];
宪法国际化趋势等。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为深刻宏伟的文化与体制的转型,在比较宪法学领域过去得到广泛认同,以为无可置疑的原则或默认常规已受到挑战而变得不再确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
宪法理论,而开放的
宪法理论需要在比较中形成与发展。比较宪法学面临着多元文化共存的种种复杂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封闭性的
宪法思维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只能在各种
宪法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新的解释,在这种解释中不同的文化都有能力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对比较宪法学研究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比较宪法学近期需要研究的十大课题:
1.比较宪法学在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如何在中国宪法学、外国宪法学与比较宪法学之间建立沟通与对话的途径;
2.比较宪法学的科学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比较宪法学应当成为探求
宪法公共性的知识体系,科学性是进行比较宪法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
3.在
宪法国际化趋势下,比较宪法学国际性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比较宪法学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应适应国际性的需求,但同时比较宪法学知识又是地方性的,应在两者价值的平衡中发展比较宪法学理论;
4.建立中国比较宪法学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s),为比较宪法学研究提供学理和概念性的指导,;
5.比较宪法学与中国宪政实践的关系。中国宪政实践需要科学、规范的比较宪法学体系;
6.比较宪法学与国家统一功能问题。在比较宪法学视野中国家统一功能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应从比较的角度为国家统一寻求
宪法理论的支持;
7.比较宪法学成果转化机制。法治的实践需要比较宪法学提供的知识、经验与教训;
8.比较宪法学与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关系。合理的国家外交政策以成熟的比较宪法学成果为基础。
9.建立以比较宪法学为基础的宪法学知识共同体,提高宪法学专业化水平;
10.建立统一的比较宪法学研究机构,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重视比较宪法学研究价值与社会效用。
【注释】 L.Friedman, The Legal System, Stevens, 1975, p.269,转引自沈宗灵《比较
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沈宗灵:《比较
宪法》,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