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化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样,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0]从这一原理出发,可以证明各种传统文化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点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简要地提到了。但是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本文的主要任务,这里要解答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同样,根据这一原理,既然各种传统文化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那就说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这种文化。那么,现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根据调查可知,至少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还具有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这些基础条件可能是过去情形的延续,也可能是新形成的社会情势。
首先是家产分割。当前在农村中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路径依赖的结果,这种经济形式是在传统家庭制度中的“同居共财”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换言之,家庭的生产资料是以家庭的名义承包下来的,夫妻或户主并非所有权人,而是所有权人的代表或者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家产分割是不能简单地套用
继承法的,因为家庭财产属于家庭所有,不能还原为某个个人的所有权。在当前的制度下,农民的子女成年之后,绝大部分不能离开家庭另谋职业,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目前正在演变中)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了。既然不能另谋职业,就必须在原家庭承包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子女成年成婚,家产分割就变得不可避免的原因。此外,这也说明,家长或父母并没有遗嘱自由的原因。因为首先,对于生产资料,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份;其次,如果家长或父母具有遗嘱自由,就意味着他可以不分给某个儿子土地等生产资料,那么这个儿子就没法进行生产和生活了,而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其次是包办婚姻。婚姻自由是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的,比如人口流动的频率,交往的范围,独立的经济条件,法律的有效保护,等等。但是在农村地区,这些条件的实现是很有限的。首先,人们是小规模地聚村而居的,人口流动性小,文化活动匮乏,未婚男女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很少,长期交往、相互了解、青梅竹马等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加上未婚男女大多心智不成熟、缺少社会经验,这就使得传统中本来就存在的父母的主婚权得到加强。其次,就男青年来说,虽说是 “同居共财”,但毕竟父母是负责人,并且娶媳妇需要大笔彩礼,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全家的父子兄弟共同努力才能娶回一个媳妇,娶媳妇事实上就成了一个集体共同努力的事业,这样,从小就在心目中树立起来的父母的权威自然就会发挥作用。
2、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文化发展的路径依赖
恩格斯在晚年的书信中阐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原理,使得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科学。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两点对这里要讨论的社会现象的解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两点是:(1)意识形态一旦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便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性;(2)各种上层建筑(如哲学、道德、法律、宗教等等)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31]但是,传统文化是如何被继承的呢?文化产生之后,其前后的历史延续是如何展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