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人”和人权精神(一)——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人”

  三、人与动物(自然)
  我们的祖先在思索“人”这一重大课题是,大多数人还有这样一种倾向,即他们把“人”放在自然界中,“通过与其他自然物尤其是动物进行比较的方式,来思考‘人’这一问题。”[16]
  首先,中国绝大部分思想家是承认动物和人的区别的。在两者的对比中,通过突显人的形象,为进一步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留出发挥的空间。儒家学派在这一方面的显得尤为明显。孔子认为,“人是区别于野兽,具有社会属性的。”[17] 因此,“鸟兽不可同与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论语.微子》)由于人具有共同的属性,所以“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故,“仁”作为其学说体系的核心,在调节非野兽类的人际关系过程中成为必要,人就具有了区别于禽兽的“五伦”,即孟子所谓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下》)在这里,孟子甚至把人性看作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孟子对杨朱学派和墨氏学派的批判中,也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这都充分反映了他的观念中,人与动物区别之核心所在。
  
  其实,墨子同样主张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存在区别,只是视角有差异而已。他说:“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爪)以为絝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墨子.非乐上》)此乃是墨子认识到“劳动创造人”这一社会真理的明证,也塑造了“人”首先是一个劳动者的形象。
  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在区分人和动物(自然)方面同样有自己丰富见解,与孔孟墨杨诸家一样,荀子也是从人的社会性而并非自然属性上来论证两者存在着区别。荀子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提出“人能合群”的学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这即表明了“人有了社会组织有了礼义之分,人就能利用群的力量战胜自然界其他动物。”[18] 他进一步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从而为他“化性起伪”的理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使人和动物最终区别开来。对礼“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而礼的产生在《荀子.性恶》篇中说得很明白:“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19]
  在解论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先秦诸子中,有着较为异类的思想是老庄哲学。他们主张人和自然无甚区别,而存在着一种和谐关系。老子主张的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5章),即天地没有意志,圣人也不应该有所作为,无所谓仁和不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和谐发展而不相侵扰。而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应该以保持人的自然行为目的。“人应该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下生存。”[20] 而且在理想状态中的人应该是“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庄子.应帝王》)相较而言,“在先秦儒家那里,体认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系的基点是人而不是自然,而庄子则把自然当作人的尺度,把人和自然的和谐看作人的最高价值状态。”[21]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