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传统文化缺陷及其在近代所受的第一次重大冲击

  3、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观
  (1)反科学主义,特别是反技术主义的态度。
  (2)科学实用主义。在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中国处于频繁的动乱之中,缺乏长期稳定繁荣与学术自由的民主气氛;统治阶级阉割了科学探索真理的精髓,仅把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与军事需要以及满足其衣食住行奢望的手段,使中国科学技术染上浓厚的技术实用主义色彩;中国古代科学家,往往也缺少古希腊或欧洲科学家那样探索真理、不计世俗利益、甚至不惜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3)科学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在封闭性、求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亚节奏性的传统思维模式下,中国古代科学在思维方式上缺少理性探索的传统,缺少严密的逻辑、数学推理体系,也缺少模型工作方法,而在诸如“阴阳”、“五行”一类非驴非马、内涵不定的概念上作些模棱两可的思辩,既不同于经验感觉主义,又不同于辩证法,结果既阻止了严密而抽象的逻辑理论体系的形成,又阻碍了系统实验观察方法的发展。
  由于自身缺陷的存在,尽管中国传统文化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保持、发挥一定的优势,然而,它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永远保持其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打造起来的封建中国的坚固大门,终于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被轰开了。
  三、鸦片战争:中西文化的较量
  19世纪上半叶清嘉庆、道光年间,经历了康乾盛世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渐次走向穷途末路。鸦片战争以一种灾难性事件的形式,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鸦片战争不仅本身就是中西文化的全面比较(科技、军事、政治力量等),而且,由此直接导致的思想启蒙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法制近代化等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中西文化的进一步甚至是深层次较量,从而形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次冲击的高潮。现依据[5]、[6]、[14]、[15]等资料进行综述及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愚民政策、反民主的政治观等消极因素,在满清帝国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由于满族不过是一个不满几十万人的小民族,满族通知者不仅对广大的汉族民众非常疑忌,而且对那些甘当臣仆的汉族地主官僚也不敢真正信任,给予军政大权。因此,满清统治者不仅实行愚民政策,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推行“愚官政策”:在学术思想方面,与八股文相结合的程朱理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思想。这是最为顽固、反动及愚昧的思想。它与文字狱相媾和,使学术界的气氛更趋窒息、更加黑暗——不过这已是“黎明前的黑暗”。近代文明的曙光已经隐隐约约照射在这个古老而腐朽的帝国的国土上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