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医改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明确国家财政的投入方向,公平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
  现阶段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建设,包括房地产、硬件设备等;二是养人,包括行政人员、防保人员、医务人员等;三是办事,包括防病、治病、健康促进等;四是公费医疗,主要是行政事业人员可以享受到这一块。总结它的弊端,归纳起来问题有三个,第一是两个面宽,即养人面太宽,国家办医面太宽;第二是两个不公,医疗保障面小不公,基本医疗保障投入量小不公;第三是投入支配渠道单一,往往是在总的财政中切割一块,由卫生行政部门支配使用,没有其它部门和公众意志体现的支配行为,直接导致了利益部门化,什么营利做什么,所以推动了公立医院的市场化。医疗服务市场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立医院的市场化,特别是在管办未分离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市场化更加可怕,使得公立医院的性质发生严重的扭曲,完全丧失公益性的特点。因此,第一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入民营资本,在办医方面适当的国退民进(诸如“托管”之类不明晰产权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国有卫生资源的流失,以及公立医疗服务形象的败坏);第二要深入开展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聘、定人定岗定责,同时建立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分配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第三要财政支助方向要转向健康促进、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基础医疗保障,公平合理的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四要建立一个有各部门参与和公众意志体现的国家卫生支出管理机构,接替卫生行政部门的国家卫生投资代管人身份,落实管办分离,使公共财政支配更加符合公众意志。
  四、盘活卫生资源的存量,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配置
  现阶段大家都基本有个共识,从当前国家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来看,不是绝对不足,而是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布局呈倒三角,即城市三甲医院集中最多最好的资本、设备、技术和人才,县城二甲医院次之,乡镇最差,特别是社区和村的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不足。这样的卫生资源摆布,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资源不足现象并存,即大医院过多的做了些医疗基本功,与小机构争利,不仅抑制了小机构的发展,也导致了医疗成本和百姓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从而演变成全社会对医疗卫生工作的不满。由此也看出,新医改不再是简单的向政府要投入,而是在盘活现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向政府要补足。打个比方,一个2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现有3家三甲医院,而一年需要保障的基础医疗费为1亿,则完全可以通过整体出让一家三甲医院的方式筹集,不足部分由国家补足,这样做可以减轻国家的一次性投入负担。当然,这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比喻,这里面还有很多要解决的技术和政策问题,比如:出让的方式问题、出让过程的监督问题、出让对象的选择问题、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安置问题。这个比方只是想说明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光是新增,而且还可以盘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