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教学楼不高,从远处看都象堡垒,近处看则气势各异,每一个楼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大凡都只有三四层,其中还有一层是利用地形依势建在地下,这可能与这里冬天寒冷有关,这样一来可以节省能源。房子里四季如春,现在就已经开着暖气,越是寒冬暖气供应越足,当地人基本上是穿短袖,外出裹一件长过膝盖的厚冬棉或羽绒大衣。如果你象国内那样冬天毛衣毛裤一身,在室内差不多会热死,到室外又会冷死。房子的墙大多采用红砖,另外就是钢玻璃结构,既保持了良好的采光又能隔噪音。房子的室内基本上都压着地毯,包括教室内,因为室内室外都很干净,所以维护成本很低。所有厕所都自动提供洗手液和卫生纸,所以德国人出门口袋是扁的,不象我们口袋里装着纸。曾发生过德国人初到中国上厕所因无纸出不来,当德国人出来投诉时,成了国人的笑料,而我们这些在德国生活过的人完全笑不出来,充满内心的是愧疚。
校园内有很大的植物园和矿物陈列室。矿物陈列室,我来这几天没有开放过。植物园分供实验用的植物园和纯养护的植物园,及室外的大型植物园。供实验用的植物园,象我国的温室种植园,一排一排的,每一个长条形的温室依据不同的温度需要种植有不同的植物或在培育种子,隔着玻璃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纯养护的植物园和室外的大型植物园,则只有星期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才开放,是免费的,但接受游人捐赠。里面有六个室内馆,分别种植着来自全世界的需要不同温度、湿度的植物,有的馆里是热带雨林植物,有的是沙漠地区植物,各个馆都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润度。我和管斌老师一起参观了这个大型的植物园,感觉很麻烦,一会儿要脱衣服,一会儿要穿衣服,一会儿眼镜片上都是雾,刚刚还是晴热突然又有雨落到头上脸上,但里面的植物千姿百态,景象多姿多彩,有的似阳春三月,有的似热带雨林,有一处则极似古代中国野史中描述的烟瘴之气,仿佛有妖魔鬼怪,又好似有美人鱼在水一方。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中国松树、金桔和来自浙江金华的开红花的茶树。我们还看到一种树枝条上挂有类似小袋的热带植物,相当多的小袋的袋口都有一步分枯萎,这是由于这个口袋是这种植物用来捕食小昆虫的,而这个园子是人工维护的,与原生的热带丛林不可同日而语,至少我们没有见到马蝗、蚊蝇一类的动物。正当我们感叹就象法律条文可以移植、法治很难移植一样,可以移植植物但你很难移植生态时,管斌老师看到了一条小莽蛇,吓的我们赶紧离开,尽管知道是无毒蛇。与现在的年轻人会把蛇看成好玩的动物不一样,记忆告诉我们这是可怕的动物。从室内馆离开,通向室外的大型植物园,种植着来自全球能够在拜洛伊特存活的植物,但室外园太大,要走几个小时,待以后再看吧。
走马观花植物园后,我相信拜洛伊特大学的植物生态研究是全德一流的,一流的还有化学学科和地矿学科,据说法学也排前列,这我有点不相信。但拜洛伊特大学无疑是德国大学的骄傲之一。这所1975年才创办的大学,现在约有9000学生,在短短的办学历程中,已经取得很多辉煌,很多领域都进入全德前茅,这不得不令人震撼。其中有一点很明显的,是这个学校所有的院系都是跨学科的,没有一个是与传统专业一样的院(系),比如我所在的法律与经济学院(系),英文为School of Law, Business and Economics ,法学专业的要学经济学课程,经济学专业的要学法学课程。他们并不很强调学科的自己体系,而是以满足学生知识结构为导向,更不会象国内某些人那样在法学内部还强调地盘划分、老死不相往来。我知道,在国内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甚至理学工学的学生,都相对容易渗入法学研究或实务领域,但反过来好象并不容易,这应该与法学学科的体系封闭、知识结构单一很有关系。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难,为此作了注解。而有专家以此等为理由提出废除法学本科专业,或以法律硕士来取代法学学士的培养,个人认为看到了问题没开出良方,因为要学生读完本科再读几年高学费的法律硕士,太不为中国的千万劳苦大众着想了,宜改为整顿法学招生秩序,取缔部分整体实力差又没有法学学术力量如无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招生资格,同时强化法学教学、研究的开放性,鼓励老师作跨学科研究、要在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作跨学科学习、成复合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