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税基优惠政策。外资银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可以据实列支,全部在税前扣除,中资银行只能按国家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在税前列支部分工资支出;外资银行的公益捐赠可全部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列支,中资银行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只能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中资银行折旧残值规定一般应不高于原价的5%,而外资银行折旧残值应不低于原价的10%等等。
第三、从流转税看,按照现行的《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表面上看,内外资银行的政策是一致的,对一般性贷款按利息收入全额征税,对外汇转贷款按利差征税。但实际上,由于内资与外资银行的收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内资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存款利息,中间业务收入只占5%;而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要占全部收入的50%,而且大多是外汇贷款,因此,中资银行的营业税负担要远高于外资银行。
三、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的并购)准入问题
外资银行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既可以规避既有的外资银行新设机构审批机制,绕过上述业务限制,又可以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的网点和资源,进行业务拓展,分享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丰厚收益,这是外资并购国内银行蔚为风潮的原因。
我国《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将单个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比例不超过20%、多个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合计不超过25%、多个外资金融机构合计持有股权比例达到或超过25%的被投资中资上市银行,仍按照中资商业银行实施监督管理。而将单个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被投资中资银行、多个外资金融机构合计持有股权比例达到或超过25%的被投资非上市中资银行,将按照中外合资银行实施监督管理。
这对监管者而言,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并购进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商业存在"进入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能简单地套用现行关于合资银行设立的法律加以规范,即上述按照中外合资银行实施监管的外资金融机构参股的中资银行,其在具体监管措施上区别于外资银行和纯粹的中外合资银行。①
1、 投资形式与投资者总资产要求
根据
《管理办法》,按合资银行监管的外资参股的中资银行中,外资入股应首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且应基于诚实信用以中长期投资为目标,投资形式为货币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