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简历遵循“三个要”:要多方撒网、要亲自登门、要勤于跟踪
■要多方撒网:不要盯住一家招聘单位,对同一性质的简历尽可能地投放。简历的本质是一种广告,属于要约引诱。当然,投向哪里,还必须考虑我在第一部分所说的“定位”问题。成熟而明确的定位可以为就业提供方向性指导。有些同学定位较早,毕业后要从事做律师实务,那你就多找找律师事务所;有些同学可能毕业后就想当警察,那就多找找公安部门。撒网也不能乱撒,有些单位如国家机关,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高校大多都需要博士学位,那么,在自己条件与招聘单位规定条件差距太远的时候,就不必花费这些心思去投放了;在条件差距不是太大或者条件要求本身不是过于严格的情况下,不妨也尝试一下。须知,机会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只要你找得多了,也便成了机会。机会与条件更要靠积极创造,而不是指望消极等待。
■要亲自登门:不要一味依赖人才招聘会(许多人才招聘会与其说是招聘人才,还不如说在演戏作秀),招聘会上有成千上万的简历投放者。我更主张要亲自登门递送、推介,或者在人才招聘会投放简历后再采取适当的方式单独投放。这其实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投放方法,也是一种个性。当然,人才招聘会要尽量参加,人才市场上投了简历,也不影响你单独再另外投一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抓机会不能仅仅指望一次成功,反复尝试的努力比单纯一次的投机更重要。
■要勤于跟踪:询问招聘单位的反馈意见,尽量避免“石沉大海”。这一点是必需的,因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太多太多,招聘单位收简历都是用大麻袋装,恨不得达到了用汽车运输的地步了。因此,招聘单位是否对每一个简历都会去仔细看,这是有疑问的。你投的那份简历很可能就会永远躲藏在里面,“众里寻你千百度,你却不知在何处”。怎么办呢?跟踪询问。一个电话过去,或者亲自登门,引起招聘单位的注意,如果他们真的需要招聘的话,可能会格外留意你的简历。并且,这种做法还进一步表达了你的诚意,何乐而不为呢?但并非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能适用这一规则,然而这一事实的存在并应成为我们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努力的当然理由。
★面试洽谈遵循“两个不”:不显卑微、不说谎话
■不显卑微: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过度谦虚却是一种虚伪。我的观点是:面试洽谈要有充分的底气和自信,不要过度表现谦虚。故作谦虚与自然流露的谦虚表彰的是两种人性,过分谦虚不是你赢得面试的法宝。诚实而单纯地表现自己,这是主体理念的表现。当然,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与实力的自信是盲目的,本质上不是自信,而是自大甚至自狂;自信同时也包括对未来获得实力之可能的把握程度,因此,即便此前的实力储备为零,也不应陷入自卑,更何况实力储备的零状态一般是不存在的。需要说明的是,不显卑微而显自信的面试思路,需要至少提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充分的考前准备。现在的面试都成为一门学问了,连面试的题目类型都格式化了,所以必须要有备而来;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怯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要有一种坦然面对、随机应对、灵活配对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主要是事前心理,随机应对主要是事中心理,灵活配对主要是事后心理,即觉得合适就签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既不能盲目,也不要犹豫;三是要有起码的人际沟通礼仪,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面试官面前,还是像个“大学生”为好,不要把自己提前推入“社会人”的角色。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