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纽曼那里又称为“自由教育”,重在对大学生人格的品性熏陶。“大学是一个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的训练” (纽曼《大学的理念》)。用哲人布勃的话说,“真正陪称为教育的,就是品性的‘教育’”。在纽曼看来,大学是大学生“灵魂发育”成熟的季节,是进行“博雅教育”的绝佳时机,一个正长在“生理成人”的男孩并不等于精神上也会同步成熟,相反,他们错把身心健旺当作活力,对自己能承受什么、如何料理自己,一无所知,等无须说“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原则可作为累积才智的基础”,“也不能驾驭出现的种种后果……如果他们话多,必乱说无疑,其实质是‘年幼无知’的表现”(引自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当然,我们也不期望通过博雅教育另行成就一个孔子或孟子,因为大学是通过平凡的教育手段来实现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
学习是本在于提升人的内在修养,使人成为合格公民的过程,但是当下的众多大学生带着杂念进入大学校园,把很多的东西寄托在大学的头上,把大学看成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社会和“翻身农奴当主人”的行当,在书还没有读好之前就想赚大钱、做大官。并且很多人都已经到了辨不清是非对错的地步,以为“只要存在便是合理”、“西方的太阳比中国的圆”,而去一味的追求社会恶俗文化。面对这样的情景,梁启超在《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辞》中大为感叹,告诫大学生,“学问之业,非有冷静之头脑,不能得益。故学生若以浮躁之心受学,则不仅不能深入学问之道,我恐既有善教之教师,亦不能有丝毫之得益。故学生若不于求学之时,养成冷静之头脑,则于学问之头脑,日相去而日远矣。”
当然了,我们不能因大学出现的问题种种而感到失望,相反,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学人们为了振兴教育而做的努力慢慢边为了现实,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各种措施也初显成效,最后我愿用张承志《北方的河》里的一段话表达我的意思,“当我们决意,在这条道路上跋涉的时候,我相信,会有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来为我们总结的:那时,我们这一代独有奋斗、思索的烙印和选择才会显露其意义。但那时我们也将为自己曾有的幼稚、错误和局限而后悔,更会感概自己无法重新生活。这是一种深刻的悲观的基础。但是,对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前途最终是光明的。因为这个母体里会有一种血统,一种水土,一种创造的力量使活泼健壮的新生婴儿降生于世,病态软弱的呻吟将在他们的欢声叫咕中被淹没。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切又应当是乐观的。”同样,在《大学》里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也不会离大学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