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学之羞与博雅教育

大学之羞与博雅教育


包万平


【关键词】大学 博雅教育
【全文】
  假期偶有机会外出,在火车上听到众多高校学子纷纷议论自己的母校,谈话间常有这样的话语,“我那学校校园不大,楼也很矮,根本就算不上大学”,“我那垃圾大学就别提了,还不如我们高中有气派呢”,“啥也甭提了,如果来一次洪水的话,我希望把我们学校给淹了”……听了这些话,我有些糊涂了,是不是最近关于大学评价又有新的标准了?带着疑问,回到家里赶紧搜索关于大学的资料,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发现众多网友在声讨中国教育问题,诸如“教授与教兽”、“博导还是博盗”、“学术腐败”、“学霸”、“大学生就业”、“大学城”之类的词充斥期间,有人还发表评论说:“在中国的各个行业中,有个最糟糕的行业,那就是教育,在这里最糟糕的就是大学。”……
  原本不太清晰的大学概念,在市场的作用下,越发变的模糊,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敢回答“什么是大学”,“大学是什么样”的问题,因为大学教育已经严重成为问题了,丢心失魂、虚实不分、权钱横行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常态。在此背景下,大学也就只能传授给学生机械地“知识”,愿意坚韧地守望人文精神的大学慢慢减少,因为人文无法给大学带来丝毫的“经济利益”,用一位朋友的话说,“这年代,炸不出钱来,就没有什么看重的必要!”。就这样大学的人文讲台逐渐被大众快餐文化逐渐霸占,最终要么造成“博士不博,硕士不硕”的知识水平,要么造成“学历越高,道德越差”的思想境界,有人说现在的大学越来越相“工厂” ,负责成批量的一次型制造,只要把认为是合格的“产品”,送出大学的“厂门”,也就认为是完事大吉了,那能顾的上“产品”的社会使用效能,更无从谈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不合格产品的招回制度”。
  恰恰相反,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历史上,人文教育是维系大学命运的精神支柱,从弗莱克斯纳的“学术自由”到阿德勒的“名著阅读”,他们对人文教育的深切关注以至于到了苦恋的程度,使的西方的大学成为世界大学中的佼佼者,从而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影响世界的人文学者和科学巨匠。其中,以纽曼所主张的“博雅教育”影响最为深远,在西方已经成为完成“新民”使命,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及成就博学多才者的主要教育方式。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