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申请人公开了三项基因工程技术发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第200310115629.2号申请公开了一系列非病毒载体及编码它的融合基因,该非病毒载体是包含受体或辅助受体多肽与富含阳性氨基酸的多肽的融合靶向性蛋白。它将能够在体内表达对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功能蛋白质的表达型重组体靶向性地导入被HIV/SIV感染的CD4+细胞,以使该表达型重组体在该细胞内表达出功能蛋白,从而杀灭清除所述被感染的细胞。上述非病毒载体还能在细胞外中和、失活游离的HIV/SIV。该申请还公开了包含所述非病毒载体和所述表达型重组体的药物组合物,及用于构建所述表达型重组体的特定的功能基因。长春百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第200410011250.1号申请公开了一种预防艾滋病的基因重组核酸疫苗。该公司第200410011249.9号申请还公开了用于预防艾滋病的重组痘病毒疫苗。
我国申请人还公开了一项微生物工程技术发明: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第200310106212.X号申请公开了冻干母牛分枝杆菌制剂(微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我国申请人公开的其他技术方案分布在化工、中药等技术领域,其中个人申请人公开的技术方案全部属于中药技术发明。例如,上海科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第200310108715.0号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有茶黄素及其衍生物的组合物、以及其制备和用途。该组合物可作为药物治疗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第200410074360.2号申请公开了一种丹参寡糖混合物及其有效部位制备方法,以及该寡糖混合物及其有效部位抗艾滋病、调节免疫和升白细胞的用途。范永壮的第200410030598.5号申请公开了艾滋病口腔溃疡烧伤烫伤等疾病内外用药制备方法及用途。他的第03147597.3号申请公开了艾滋病病毒烧伤烫伤外内用药制备方法及用途。汪景山的第200310120022.3号申请公开了一种含绿茶活性物质的抗HIV制品。
(三)量大未必真英雄
在A61K分类号下,中国专利局公开的艾滋病防治技术专利申请共324篇。其中,中国申请人公开的文献超过60%。但是,在技术含量和市场控制力上,中国申请人总体上未必能占据优势。从2005年5、6月份公开的申请看,国外有4家传统制药公司、1家生物制药公司公开了技术含量较高、保护范围较宽、市场推广预期较明朗的专利申请。我国仅有3家公司公开了相关专利申请。其中,两家公司属于年轻的生物制药公司,其公开的方案和日本、美国等外国当事人的方案相比缺乏技术含量。我国另一家公司公开的两项发明全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发明,其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市场应用前景不够明朗。此外,我国研究机构公开的申请有2项,个人公开的申请有3项。前者缺乏商业规划、运作资源,很可能沦为发明人获取学术资历的工具;后者缺乏技术实验,更没有在化合物药理层面深度公开其技术方案,其可实施性和市场垄断力不足以令人信服。因此,在商业竞争实力上,中国申请人公开的上述9项技术方案在总体上未必能胜出国外申请人公开的上述5项方案。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