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服务: 自两院合并以来,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制度日趋完善,制定了有关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及各部工作职责、图书借阅规则等规章制度。奉行读者至上的准则,不断强化“服务第一”意识,对读者至诚接待、微笑服务,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编图书,现有2套卡式目录(分类目录一套,书名目录一套)。即将实行计算机检索。图书馆下设多个服务窗口,提供图书外借、书刊阅览、电子阅览、网络服务、文献复印等服务。图书馆有阅览座位1050席,开放时间为周62小时,日均接待量为1000人次。图书馆坚持进行新书报道及图书推荐工作,同时为学院教师提供课题跟踪服务。
机构设置和人员结构: 图书馆下设五个部: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情报部、技术部。共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3人有副高职称,7人有中级职称;有本科学历的共有10人,有专科学历的共有10人。 2005年,图书馆引进了自动化管理系统(melinetsⅡ)。目前全馆的各个业务环节正在逐步采用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有中文公安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图书馆拥有自己的主页,图书馆网络与校园网、国际互联网联接,为全院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
14.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图书馆
现有计算机教学机房5个、装机300余台,均为486以上的配置;语音室2个,语音发射系统2台,完全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室3个,可以同时满足400人的教学需要;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可供学生查阅各种学习资料。
15.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建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随着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0年与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并搬迁新址。建校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艰苦创业,学校现已成为浙江省公安事业后备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基地。
图书馆几十年来与学校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等各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现有馆舍面积5200平方米,阅览座位452席,馆藏文献资料22万余册。年进各类图书6000余册,订购期刊700余种,已形成以公安专业为主,政法类藏书为特色的专业性图书馆。
近年来,图书馆不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有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公安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四个系列的光盘全文数据库。读者可通过校园网进入图书馆网页进行检索查询。
图书馆按照"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指导思想。坚持公开、公正、热情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开架服务,优质服务。向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复印打印;代查代检;教学参考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图书馆设有采编流通室、期刊资料室、信息技术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21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15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50%。按照学校"强素质、抓质量、树形象、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和创建全省公安文献资料中心的奋斗目标。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将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创建高水平的图书馆而奋斗。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特点,我馆已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科学文献为主,公安法律文献为重点,兼及其它学科文献的藏书特色。至2001年,馆藏文献共有60374种201196册。其中中文图书 179451册,中文报刊合订本12113 册,公安文件合订本9022册,古籍线装书538册,外文期刊合订本71册,机读资料(光盘)335件。1998年,接受浙江省建设银行捐赠《传世藏书》一套。在馆藏中文图书中,政治法律类图书约占25%,在本省内,公安文献收藏较为丰富。在文献形式上,除印刷型文献外,收藏有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现有馆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四个专辑、《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光盘》、《公安学术期刊光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光盘》等。
16.江苏警官学院图书馆
馆藏书51万余册,电子图书40万册,中外期刊1200余种。设有期刊阅览室6个,电子阅览室4个。建成公安特色数据库5个。其中“公安文献全文数据库”于2004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十•五”期间专题特色库项目。校园网于2003年8月全面建成。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图书馆
全国人大图书馆原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图书馆",成立于1955 年1 月。建馆之初,主要开展馆藏整理、编译、采编、借阅等工作。1969年,"文革"期间停止业务工作。1980年,图书馆重建。1997年更名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图书馆",由行政单位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除继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外,开始尝试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以来,图书馆迅速发展。队伍建设方面,在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的同时,招收了信息技术专业、法律专业、图书馆学专业、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应届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业务工作方面,重新规划了馆藏结构,开展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读者服务方面,拓展了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2002年,数字化一期工程完成,"图书馆之窗"网站在机关内网开通。2004年,数字化二期工程开始实施,对现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增加了新的服务功能,工作重心转为提供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服务。2006年1月,正式定名为"全国人大图书馆"。
本馆的职责与目标是: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服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向具有人大特色的研究服务型现代化图书馆迈进。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