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徐教授“如果写的都是垃圾,还需要花时间看吗?”的认识,我的观点是:即便是再“垃圾”的论文,作为答辩委员也要花时间看。假如答辩委员们连论文都不去看,怎么知道是“垃圾论文”呢?何况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多则几十万字少则几万字,不认真看怎么能够判断出这是“垃圾论文”呢?即便不需认真阅读而只是从表面上能够看出是“垃圾”,我以为面对答辩这样的严肃学位评判活动,答辩委员也应该认真对待。就像足球比赛,作为裁判,总不应认为某个队踢得很“垃圾”就不认真观察比赛或者乱判。
我甚至以为,越是“垃圾论文”,越应该“认真看”、“认真组织答辩”。为什么呢?因为根据
学位条例的规定,论文答辩活动中的最终裁判结果,不仅要看“论文”,还要看“答辩”,重视答辩环节,可也是对答辩委员当初先入为主地判断“论文是垃圾”的结论的一个再检测或者再验证。也许通过“答辩”环节可以推翻我们当初的主观判断。因此,我以为这种情况反而更有必要允许答辩人“辩”。相反的,即便“论文是垃圾”可以免除答辩委员“花时间看论文”的义务,即便答辩委员可以剥夺答辩人的“辩”之机会,那么,我在撰写《论文答辩岂能只“答”不“辩”?》时,为什么没有考虑答辩人的论文质量问题呢?那是因为我本人就是一名教师,我是想多从自身所在的职业群体内部寻找原因,而不是过多的谴责学生论文质量状况。客观地分析,确实有学生论文质量问题的因素,但作为教师,我想还是多从自身角度找找原因吧。这或许是我长期以来写作的一种“自我批评”的思路。这种思路可能得罪一些人或者让一些人看不惯,但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是土生阿耿。
针对我的上述回应,徐教授又提到:“关于论文质量,不是先入为主,而是这些年来的经验”。对此,我也有个回应。我所说的“先入为主”不是仅仅特指“毫无根据的随便下结论”,而是泛指“事先对论文的主观定位”,这个“主观定位”是因为“经验”还是直觉,在所不问。其实,在笔者看来,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经验”,才导致部分答辩委员对答辩人的论文没有读懂甚至根本就没了解,也导致了不同的答辩人对论文的了解或者评价竟然是截然相反的。在“经验”和“认真阅读”之间,我更愿意主张“认真阅读”,这是答辩委员的义务,也是作为教师的一项责任。实事求是地说一句,对于答辩人的研究客体(领域),答辩委员也未必认真研究过,有的可能干脆就没有涉及过,此时,认真读读答辩人的论文,不仅是答辩委员的义务,也是答辩委员向答辩者学习的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