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今,一系列第二代民工的杀人事件使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对待第二代民工问题。来自广西淳朴乡村20岁左右年轻人,因家穷过早辍学而无一定劳动技能来谋生、又遭城市人歧视及不公正的对待,产生了在2004年底横行于广州、深圳的悍匪“砍手党”。来自同一乡村的20岁阿星杀人事件让人反思第二代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24]
(4)、2005年11月,法国骚乱引起全世界关注。一个学者认为有四大社会原因导致骚乱,其中一个原因事关教育,另一个原因是涉及平等。教育方面,就是具有移民背景的青少年没有接受过培训,难以找到工作。近25年法国的失业率居高不小,目前,有10%的适龄人口受到影响,而具有移民背景的年轻人和居住在某些聚居区的人中却分别有38%和70%受到影响。至于平等方面,法国在“平等”的抽象名义下实行无情的种族隔离――国家心甘情愿、一股脑地进行大量的社会补助,而融入社会、获得公民身份的道路却依旧关闭。[25]
4、余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任重而道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会促进经济发展,利于维护、实现公平和正义,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而如何缩小这个差距则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来破解城乡教育差距难题,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打破城乡两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40%的中国劳动者服务于农业部门,但是只能提供15%的经济产出,只有在其它生产率更高的部门雇佣更多农民后,这一缺口才能缩小。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农业人口必须减少数千万乃至数亿,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到其生活水平与城市相当的程度。该报告称:“大量劳动者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转移至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26]目前,为打破城乡两元结构而进行的户口等改革,在步履艰难的进行着。二类是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2005年11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EFA)高层会议上表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把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在农村,并承诺两年内全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7]
【注释】徐友渔.大学高门槛阻挡农村学子 城乡教育不公现象加剧.www.southcn.com/edu/xinwenbobao/200502240470.htm 教育部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8366.htm; 东方驹.构建和谐社会自教育公平始.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03/21/content_2723538.htm 胡锦涛强调;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 2005-02-20(1)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亿农民涌入城镇 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主角.www.chinagateway.com.cn/chinese/jingji/6861.htm. 教育部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8366.htm;高级技工稀缺 愁煞长三角制造业.http://tw.people.com.cn/GB/14817/14907/2132711.html 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低,中国经济对能源依赖增加.www,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4-10/12/content_2079944.htm. 绿色GDP研究综述. 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1/1_20050113_101441.html. 魏萍.3/4慢性病与环境污染有关.www.gmw.cn/content/2005-04/25/content_221769.htm ; Lex.中国离“绿色经济”有多远. 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01872.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经济发展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 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同. 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科举废除百年祭.http://www.southcn.com/opinion/soc/200509020412.htm 孙立平.教育与社会流动的机制 .经济观察报,2004-04-05; 翟惠敏.依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落到实处——人大代表关注农村教育话题.法制日报,2003-03-1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严新明、于水.中国农民“从身分到契约”过程中的特定阶段. www.zisi.net/htm/ztlw2/shyj/2005-05-11-21311.htm 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同. 毛飞.相对剥夺感正在发酵.中国青年报,2004-06-10. 淳朴乡村为产生悍匪“砍手党”? . 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6574409279668224/20050722/593961.shtml;阿星杀人事件追踪:什么使他走上不归路.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6574409279668224/20050722/593958_1.shtml 尼古拉·巴韦雷.四大社会原因导致法国骚乱.金融时报,2005-11-14. 马利德.中国农业人口须大幅减少.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01663. 季谭.温家宝承诺两年内全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3898591.html.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