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千万不要去极力缩小政府的责任,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及时予以强有力地揭示。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政府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减少尴尬,可笑的和不可笑的各种措施齐头并进,已经暴露出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手忙脚乱”。今天鼓捣出一个“暂缓就业”,明天又拍板出一个“办理失业手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今天让你暂缓一年就业,明天又让你暂缓两年就业;今天说服你“摆正心态”、“到基层工作”,明天又让你承认自己是“普通劳动者”,放弃“精英心态”。这都是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滑稽招数,我可以去赞美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采取了“积极措施”,但要是允许我很不客气地来做进一步分析并说出箴言的话,那么,这些措施只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的无奈之举而已。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少实质性的推进,我并不持乐观态度。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了,那种“扩招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只能认为是理论上的描绘,而就现实中国社会来说,是空空对空空,空对空。为什么呢?我还是拿猫和老鼠的关系来说吧。政府鼓励养猫,说什么“多养猫可以提高捉老鼠的能力和素质”,这从理论来说是没有错的,但问题是假如养猫的质量没有提高上去,或者老鼠的数量没有提高,即便猫通过自身的努力个个都变为了抓老鼠的好手、妙手、高手,还是没有老鼠可抓怎么办?[3]是不是还是靠安慰、说教来实现?比如“摆正心态”、“面对现实”、“把自己当作普通的猫”、“要求不要太高”、“多为国家着想”来面对没有老鼠的市场?显然这是无济于事的。而政府出台的所谓“待业”与“失业”政策,不能简单地把理解层次与认识步伐止于“帮助毕业生”这一深度,我们还应该继续深入地思考下去:为什么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却出现了“待业”与“失业”现象?通过官方数字推算出来的20%的失业率意味着每5个毕业生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4]让这些毕业生在家“待业”,从过去的1年到现在的2年,以后是不是会再延期至3年甚至更长?看来,政府现在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应然和实然是两回事,理论和现实也是两回事;政策本身的评价是一回事,政策的实践评价又是一回事。当然,从长远来说,社会发展了,经济进步了,就业市场搞活了,“扩招”会有更多好处的。但在政府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心思去考虑教育质量与就业调控的现实状态下,还是不要盲目扩招为好。将来的事情自有将来的政策。这不是一个短视与长见的问题。
普通高等教育的盲目“扩招”,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十分不利。根据我的观察与研究,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无论从教育性质还是开设专业来看,存在“不好听”、“不能吸引报考者”的问题,所以,政府前些年把职业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批准设置为独立的大学,职业技术类专业也不见了,而纷纷上了一些“花瓶专业”,什么法学啦、经济学啦、管理学啦、政治学啦、社会学啦之类的,在满足报考者虚荣心方面倒是很有用场,但实际需求又是如何呢?报考者真的适合这些专业吗?政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的贯彻力度又怎么样呢?既然鼓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那么,为什么不把那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法学院、法律系、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之类的院系和专业压缩一下或者谨慎审批呢?为什么不有选择性地把这些专业或者院系设置为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相反采取了两个只能带来弊端的措施:一个是把职业学院批准为独立设置的大学,设置“花瓶专业”,帮助高校敛财,另一个就是新建职业学院,前者压缩了职业技术专业,后者尽管新增了,但是由于传统的普通高校和老牌专业没有压缩,导致生源不足,没人愿意去读个“技工”,成为“普通劳动者”,这里存在一个心理比价问题。当然,政府现在已经对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转制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实施了限制性措施,应该说这是面对严峻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策。
我不是一概反对或者赞同扩招,只是看到政府在制定与推行扩招政策的时候并没有把教育质量同时跟进,也没有考虑到充分就业问题,或者尽管考虑到了但为了图解决一时之问题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盲目扩招”。[5]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不表达我对扩招的反对或者赞同态度的原因之一。我反复说过,政府不是不可以扩招,也不是可以扩招,关键看怎么扩招。不能拿着什么“长远利益”为幌子来单纯追求政绩,而不顾毕业生死活。我们既要看到长远问题,更不能忽视现实问题,从每一个个体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就这么几十年,必须要在考虑后代的人的利益同时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且是现实的切身利益!将来的事情可以考虑,但一些具体的诸如“扩招”政策等,还是等谨慎考虑好了再实施不迟,否则就是一种盲目扩招,就是搞教育大跃进。事实上,现在不承认扩招之弊端的人似乎只会越来越少,连政府自己都承认了这几年的扩招都有弊端,酿成了就业难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