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把大学生定位于“乞丐”又能怎样?

  因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大学生性质的界定,从界定行为本身来看,是纯粹按照身份差别所做出的区别对待,具有身份歧视色彩,是对大学生给予的有差别的精神待遇;从界定行为的目的来看,是想尽可能地打破大学生的“好高鹜远”的“精英思维”,瓦解他们的过高甚至合理的职业谋求心理,对尚未走向社会的单纯大学生的观点与意识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与杀伤力。政府这一做法反映出了在盲目扩招之后面对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而黔驴技穷、走投无路时的一种掩耳盗铃之动机,企图通过这种概念游戏来转移人们的视线,继续让广大毕业生“死了那条心”,指望通过这种心态摆平的方式实现“就业难”问题的缓解。
  然而,凭借强调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能解决就业压力吗?能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吗?能从根本上避免“就业难”问题吗?我看“戏不大”,真的不大。一方面,虽然说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前在政府看来可能尚算“稚嫩”,但这其实是“小看”了现在的大学生。政府为什么要强调他们是“普通劳动者”,其中的奥妙是不难被大学生猜测到的。更何况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让人感到特别苦涩、特别尴尬了,此时政府站出来公开面向社会,规劝大学毕业生要把自己看作“普通劳动者”,那么他们无疑会更加敏感。有的甚至可能会觉得无望、无助、无头无绪,“前途一片渺茫”,并且还同时看到若干部委发出通知,对于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申领“失业证”,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样更容易产生消沉情绪,说不准会把本来还算积极的谋职心态给打消了,显然,这对提高就业率是没有多少帮助的。
  其次,从具体形势来看,即便高校毕业生的心态摆得再低,放得再开,要求得再松,想得再“基层”,也不能轻松跨过目前这种“非健康”的就业形势。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消息,人事部今年3月发出预警说,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不乐观。2006年,统计地区(24个省、市、自治区和15个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同时,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也就是说,供给上升了22%,需求却下降了22%!由于调查样本巨大,误差小,反映出的现实是:大学生就业比去年严峻4成以上。80%的就业率,意味着失业人数为20%。这已经是社会“健康失业比重4%”的5倍之多。这些摆在社会上的“丁是丁、卯是卯”的困难,怎么可以指望篡改大学生的法律性质、让他们承认自己是“普通劳动者”来加以克服呢?
  事实上,因为政府当年做出的“盲目扩招”政策,导致普通高等教育出现了“大跃进”,只有年年见长的数量,不见年年见好的质量,更不见年年见多的岗位,加之就业市场上的结构失衡,技术含量稍高点的岗位都已经饱和,而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于是导致被推定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只好选择去一些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简单劳动型岗位,以至出现了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工资一半的所谓“脑体倒挂”现象。
  这一残酷的现实已为社会所基本承认。某网站专门做了一项调查,截止今天凌晨的数据显示,“你如何看今年的就业形势?”回答“非常严峻”的占到了74.78%的比例,回答“一般严峻”的只有21.94%,而回答“非常宽松”和“一般宽松”的比例则占不到本世纪2%。针对“扩招与就业难有没有必然联系?”这一问题,回答“有必然联系”者占到了55.09%,回答“有联系,但不是必然”者占35.41%;回答“没有必然联系”的则仅占8.82%。“若你是大学学历,你愿做普通劳动者吗?”,回答“还是要从工资、福利等来考量”的占了39.62%,回答“愿意,大学生更需基层磨练”的占比32.68%,回答“不愿意,大学生应该有精英心态”的竟然也占了22%,回答“无所谓,有个工作就行”的则只有5.70%的比例。这一项网络调研尽管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不能准确反映出整体就业问题,但这一调查却符合社会调查的方法,至少可以反映出一定范围的民众对上述几个问题的看法,这种看法具有一定地代表性,足以用来分析在现阶段人们对就业形势、扩招政策等问题的看法,也能够从一个侧面窥视出政府在过去几年的盲目扩招与高教大跃进所带来的危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