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上的人物也不少,但能上中国邮票的人物,主要是政治人物,如国家领导人、共产党早期活动家、辛亥革命人物等,当然也有科学家(如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等以及古代科学家)、文化名人(如鲁迅、茅盾、聂耳、冼星海等以及古代文学家),或英雄人物(如雷锋、金训华等),但很少。人物选择中的意识形态成分太浓,必然导致中华数千年的人物却反倒不及美国二百多年在邮票上反映的人物多,特别是政治人物以外的著名人物少之又少,例如,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如严复、梁启超、章炳麟、胡适、梁漱溟、沈从文、丁玲、徐志摩、郁达夫、李叔同、马寅初等等都在邮票上找不到踪影。就政治人物而言,美国邮票设计不会因政治性事件而影响政治人物上邮票的,没有成王败寇的规则。例如,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丑闻而成为美国第一位在任职期间下台的总统,但1994年尼克松逝世,当年联邦邮政总署就发行了尼克松总统的纪念邮票。这在我们国家也是难以想象的。
有一点很有意思:近代邮政出现后,各国纷纷开始发行邮票,而所有国家的第一枚邮票图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该国的皇帝、国王、总统等国家元首,如英国的第一枚邮票(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英国女王的伊丽莎白的头像,西班牙第一枚邮票主图是女王伊萨贝娜二世像及西班牙徽志,荷兰第一枚邮票票面主图是国王威廉三世像。我国的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尽管不是直接画上皇帝的头像(当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作为“儿皇帝”的光绪帝是无论如何上不了邮票的,慈禧太后的头像又无法名正言顺地搬到邮票上去,所以聪明的德国人帮大清政府把邮票主图设计为蟠龙),但蟠龙是皇权和皇帝的象征,与其它各国事实上并无差别)。而美国不同,1847年7月1日发行的美国历史上第一枚邮票的图案不是开国元勋华盛顿,而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从未当过美国总统,但他是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第二次大陆会议的参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任联邦邮政局长,由于他领导开创的美国统一邮政通讯事业对于独立战争胜利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荣幸地成为美国第一枚邮票的主图人物。这也算是个人主义在邮票上的一个体现吧。
包容性在邮票中的体现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包容性最强的国家,甚于其它任何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欧洲。举例来说,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数量和人种类型最多的国家,而在移民群体中,既有很多其它国家最优秀的公民群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美国“免费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在本国成才后纷纷涌向美国;也有大量的“布衣”和“白丁”,他们因家属移民、劳工移民等而成千上万地进入美国,美国也是目前唯一不将非法移民作为犯罪的国家(这也是眼下美国移民法改革中争论的一大话题)。白人、黑人、黄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亚洲人、非洲人、欧洲人和拉美人,遍布全美。
美国的邮票也体现和反映了这种多元化文化的特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