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商业秘密的财产权理论的最大优点在于为商业秘密的
刑法保护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因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法律理念,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利用刑事手段保护财产权利。在商业秘密的民事保护中,利用财产权理论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救济,但是有一点,商业秘密权并非和其他财产权一样是一种对世权,商业秘密不具有绝对的独占性,商业秘密权利人没有权利禁止他人以正当、合法的手段获取该商业秘密,因此,商业秘密的财产权属性是不完整的。笔者认为,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商业秘密权具有财产权的部分特征,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其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权具有相对排他性,权利人有权使用、收益、处分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关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上述四种理论,各有优点,也都能够对商业秘密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但是均不能够得到圆满的解释。由此笔者以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并不能够局限于某一种理论,而是应当综合各种理论,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保护。
四、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现状及评价
1、《
民法通则》保护。
我国《
民法通则》第
118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依学理解释,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可以归入其他科技成果权的范畴,当技术秘密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权利人可以依据《
民法通则》中有关侵权行为的规定,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但对商业秘密中的经营秘密,《
民法通则》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2、《
合同法》保护。
根据
合同法基本原理,当事人之间订有保密合同的,一方违约,他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请求损害赔偿。我国《
合同法》在技术合同一章中对技术秘密的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作了具体规定。此外,《
合同法》第
43条还对当事人的“先契约义务”作了规定,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