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出租车涨价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出租车涨价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张树义


【全文】
  出租车涨价牵动万人心,4月24日新京报用了四个版面搭建了一个公共话语平台,借助这一平台,使我们得以了解官方的说法、出租车公司的想法、出租车司机的活法和普通民众的看法。在我看来,这一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远要比具体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因为它所着眼的不是一时事,而是为万世开太平。
  故此,我愿借助这一平台,表示一下自己的看法:出租车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涨价的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是谁提出涨价?
  对于出租车租价上涨,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要否涨价。其实,涨不涨价倒在其次,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是:是谁提出的涨价?
  出租车业是一个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四方博弈的市场。在这四方的关系中,政府不可能提出涨价,否则政府也就不会对燃油涨价予以补贴;消费者则质疑涨价,有关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称,既然我左右不了涨价,但我将“用脚投票”,涨价后将减少打车;不可思议的是,司机普遍不同意涨价,因为涨价会使其收入减少,也就是说,涨价不会给其带来好处,而只会使其利益受损。很显然,涨价是由出租车公司提出。
  据说,引起出租车提价的原因,主要是油价的上涨导致出租车企业利润下降和司机收入减少所致。按理说,由于近两年汽油的价格持续上涨,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增加自然会提出涨价的问题。但是否涨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汽油涨价并不必然导致涨价,企业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有时甚至可能会不涨反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不涨价出租车公司利润下降,但涨价却会损害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出租车调价的政策究竟是使谁受益,又是使谁受损。
  本来,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应当是利益共同体,但在涨价问题上却出现分歧,不涨价公司利润下降,涨价司机利益受损。这种利益的对立隐含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垄断经营。
  出租车经营是否应垄断?
  上述问题有症结在于出租车经营的垄断。目前,国家对出租车行业衽的是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长期以来,获得特许经营的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获取暴利,推卸责任,只赢利,不亏本,只收取高额“份子钱”,不努力消化石油涨价带来的企业成本的上升,反而凭借石油涨价,企图达到进一步获取巨额垄断利益的目的。
  凭借垄断地位,出租车公司成了名符其实的“剥削者”。北京出租车司机每月的“份子钱”,单班交4千-5千多元,新车、高档车大多实行“两班制”,每月交7千多元。两年的“份子钱”就足以抵消车的成本,即使把现在还没有完全提留的“五险一金”——公司每月交592元算上,出租车运营年限8年,公司从每个司机身上赚取剩余价值至少20万元。北京市拥有出租车6.6万辆,剩余价值在132亿元。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